1 / 7
文档名称:

城市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31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规划.doc

上传人:012luyin 2018/8/5 文件大小:3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校园规划
09041027 税务一班杨雯瑶
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无疑已经得到广泛重视。而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如何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仍然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属新建校区,为了体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仙林校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校园环境绿地景观进行系统规划,使整个校园融“山、水、庭、林”于一体,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并营造出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承传文脉、交融情景”的独特生态文化景观。
一、概况
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位于南京紫金山东麓,仙林大学城内,。规划在校人数约12000人。校园基地除南部的灵山、枯山山脊线以北的山坡地,其余大部分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良好。基地现状树木植被集中分布于山地,平坦地绝大部分为荒草植被。基地内的现状水体主要是绵延灵山脚下东西向的排洪沟和几处沟塘,水体清澈,水草丰盛而没有污染。校园基地整体上自然条件较好,为校园环境绿地景观规划和形成本校景观特色奠定了基础。
具体规划指标:(含水面),%,绿化覆盖率72%以上,。
二、规划理念与设计主题
采用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形态,结合传统造园艺术手法和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特征,充分反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脉,处处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人与自然,景观与情感、科技与文化的交融统一:这就是“承传文脉、交融情景”的规划理念和设计主题。“承”就是继承,“传”则是弘扬,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并融汇于现代校园景观之中。由此达到品位高雅、生态和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中医药大学校园。
三、总体构思布局
总体构思布局为:“一座山林植物园,两根文化景观轴,三脉清流纳春秋,四时阴阳调景色,十二人文景点美,二十四桥映月辉'。简称“一山二轴、三脉四时、十二景点、二十四桥”。
1、一座山林植物园
校园南部整个山坡地规划为中医药植物园。因李时珍曾迁居雨湖北岸的红花园,并在红花园里种满了色彩缤纷的药用植物。故取名“红花园”,以示对祖国传统医药先贤的纪念。
2、两根文化景观轴
(1)纵轴——通古达今从北大门(正门)经过图书馆至南部灵山的纵轴,是校园景观主轴线、主题为“通古达今”。在此轴线上,以人文景观为主休,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将图书馆这一“藏古纳今”,象征知识宝库的现代校园主体建筑、宽阔的现代庭园广场空间,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校大门建筑,与古老的中医文化图腾、一代医药圣贤雕塑、富有民族特邑的水廊、校前广场造型独特而意蕴隽永的校标标雕塑,以及树木方阵、大片的休闲观赏草坪和自然山水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表现了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又深刻寓示了秉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关系。也充分体现了学校“以继承为基础,以发扬为光导”的办学方针和“承传文脉”,再创辉煌的历业使命。
(2)横轴——融会贯通起始东大门的东西横轴,是校园景观副轴线,主题为“融会贯通”。轴线两侧分布了多块绿地。以杏树林等自然植物景观为主体,并结合功能区的特点和校园文化风范,体现“立道立德,立功立言,自信敬业,教学相长,博古通今,融会贯通”之精神。将“仁爱、贤达、聪颖、好学”之典故融汇于园林环境之中,创造具有中医药大学校园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