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行业标准其实是最低标准”.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行业标准其实是最低标准”.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15/8/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行业标准其实是最低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行业标准其实是最低标准”
曾有一个非官方调查:在中西跨国婚姻中,欧美丈夫最不能忍受中国太太什么生活习惯?排名前三的答案之一是“做饭油烟太大”,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巨大差异竟成了影响婚姻质量的重要原因。在中国菜享誉世界的今天,中国家庭主妇仍然在为呛人的烟味犯愁,尽管吸油烟机早已普及,但吸不净、洗不净的油烟始终是让她们头疼的“厨房杀手”。
这正是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首要问题。“只要烹饪方式不改变,就要想办法把油烟消除掉。”3月25日,在方太新一代风魔方吸油烟机产品发布会上,茅忠群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阐述了他对发展高端厨电产品的理念和规划。
富二代的创业史
茅忠群不像一个典型的商人。尽管在厨电行业里已经摸爬滚打了18年,他身上还是有股淡淡的书卷气。这个上海交大电子电力技术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其实是个“富二代”,但公平地讲,他更是个“创二代”。
茅忠群的父亲茅理翔是靠生产厨具点火枪成就事业的。从1985年在老家浙江慈溪创办慈溪无线电厂,到1992年将其改名为飞翔集团,再到被外界誉为“点火枪大王”,茅理翔用了大概10年时间。1994年,25岁的茅忠群拿到了硕士学位,在出国、留上海还是回家的问题上,他反复思考后选择了第三个,进了父亲的企业。那一年,飞翔集团的产品已经行销全世界,但作为那个时代里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利润底线,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发展瓶颈。
茅忠群在厂里待了一年,研究透了各种症结。他不打算在低价低利润的道路上继续守业,而是要另起炉灶闯一条新路。他到处寻找合适的项目,最后锁定了门槛不高又没有强大外资垄断的吸油烟机行业。
创业之前,茅忠群跟父亲“约法三章”:第一,必须创立一个新品牌;第二,老员工、亲戚不能进企业;第三,方向性的决策由自己说了算。但在第一条上父子俩就有了严重分歧,茅理翔坚持用老名字“飞翔”,茅忠群则想了一个既贴近家庭又洋气的名字――方太。父子二人争执到吵架的地步,最后在母亲的支持下,倔强的茅忠群赢了。茅理翔对儿子承诺“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
1996年1月,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成立,茅忠群任总经理。随后几年中,他开始了一系列“吃螃蟹”的举动:打破吸油烟机的中低端形象,走高端路线;请香港明星代言;顶住价格战的压力不降价……2005年,创业10周年时,茅忠群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方太集团总裁的位子。
“没有永恒的品牌,只有不断的创新”
提到新推出的产品,茅忠群说了一句话:“我们一直在革自己的命。”在他看来,只有紧紧盯着吸油烟机的核心技术――吸油烟解决方案,产品才能不断进化。他并不讳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出利益的取舍,包括既得利益的损失,但与其被行业推着走,不如主动进化。
“推出一个全新产品的风险是很大的,要么超级成功,也有可能超级失败,一点都卖不动。这是重大创新的风险。如果一家企业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竞争、为了规模发展,完全可以采取保守的、被动进化的做法,跟着市场看得到的节奏改进,但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一家使命型的、靠愿景来驱动的企业。
”茅忠群相信,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是没有止境的,企业要不断开发出全新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革自己命”的另一个表现是坚持高端路线。在国内企业纷纷瞄准三四级市场的今天,茅忠群对自己品牌的定位丝毫不动摇。“(高端路线)从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