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国际收入综合框架.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收入综合框架.doc

上传人:88jmni97 2018/8/10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收入综合框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
表 A. 综合框架
对外部门
核心框架:国际收支
     国家称谓(如不同,请注明):
鼓励编制的指标(如适用):国际投资头寸
     国家称谓(如不同,请注明):

国家编制方法的公布(如适用,包括如何能够得到编制方法的信息):
联系人:
姓名:张生会先生
职务:副司长
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8号(100037)
电话:0086-10-68402318
传真:0086-10-68402316
电子邮件:zhang-******@.
姓名:刘芳女士
职务:主任科员
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8号(100037)
电话:0086-10-68402144
传真:0086-10-68519211
电子邮件:liu-******@.

数据诠释的更新日期: 2006年3月
I. 分析框架、概念、定义和分类
描述采用的分析框架、公布的主要内容、使用的分类系统以及在不同频率的数据之间的任何差异(如在范围或程序上存在的差异)。如果采用了国际(或区域性)统计指导准则,请指出在哪些方面遵循了这一准则并在哪些方面按本国情况对国际(或区域)准则进行了修改。应具体列出主要修改内容。
分析框架、概念和定义:
原则上衡表涵盖中国居民与非中国居民之间进行的全部交易。居民与非居民概念与《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概念相同。
主要内容包括:
经常账户:货物、服务、收益、经常性转移;
资本和金融账户:资本账户(资本性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和金融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
储备资产的变化;
净误差与遗漏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局)负责编制、公布中衡表。在1996年以前,外汇局在编制衡表时,从各种来源收集数据。这些来源包括政府机构、银行和外汇局的记录衡表的编制符合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规定的方法。
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根据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编制,以外汇局1996年1 月实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为基础,辅之以海关进出口统计、外汇局外债统计及其他相关部门统计。该申报制度以从银行交易记录中得到的信息为基础,以调查为补充,收集有关旅行、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金融机构交易的数据。
每年4-5月发布上年度(日历年度)、9-10月发布本年度上半年中衡表。发布渠道:新华社、《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月刊)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发布国际收支概况。在外汇局的《中国外汇管理年报》(1997年第一次以中、英文公布)、《中国国际收支统计年报》(1999年第一次以中、英文公布)和《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5年第一次以中、英文公布)上公布完整的衡表。外汇局还在《中国外汇管理》(月刊)和衡表。所公布的衡表以千美元表示,其统计范围涵盖中国大陆的所有国际收支交易。不编制地区表或其他地理分类的衡表。
目前,外汇局不公布国际投资头寸数据。但已试编了1999年至2004年的国际投资头寸表。
分类系统:
根据《国际收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