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拜罗伊特的刚与柔.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拜罗伊特的刚与柔.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5/8/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拜罗伊特的刚与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拜罗伊特的刚与柔
近年来欧盟经济形势严峻,欧盟本身也颇多困境,欧盟的两大巨头德国和法国为此费尽心思。法国自近代以来一直是欧洲的强国,而德意志国家的成形,在整个欧洲都算是非常晚近。但德国也有法国和英国无法与之相比的骄傲,那就是德国的音乐。
也许我们上面的说法对法国有些不公平,毕竟法国巴洛克时期还是有不少音乐大师,但和德国的音乐大师相比,后者的光辉明显更胜一筹,至少对普通乐迷来说,肯定如此,没有听过3B(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勃拉姆斯Brahms)的乐迷恐怕基本没有,没有听过夏尔庞蒂埃(Charpentier)或吕利(Lully)的则大有人在。但德国音乐这个概念本身就很微妙,因为我们欣赏或研究音乐,常常把德奥两国的音乐放在一起,一说就是“德奥音乐”。
要说在德国最常听到哪位音乐家的作品,如果是在教堂里,大概是巴赫,我们一般听到的各种管风琴音乐和合唱音乐,大半出自他的手笔。在教堂里听这些为教会和信众写作的宗教音乐,要比在音乐厅里聆听震撼得多,哪怕很多时候在音乐厅表演的是更专业的音乐家,但在教堂里,可能是有千百年来信仰之力的环绕,这些时常颇为业余的团体,也能演奏或唱出令人灵魂为之一清的音乐。当然,这可能也和不同的建筑结构所拥有的不同的声响效果有关,教堂里的混响很大,四壁的吸音又并不是很强,就有一种特别浑厚甚至可说震耳欲聋的声响。
可要说音乐厅里演奏最多的作曲家,大概要数勃拉姆斯或贝多芬,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每年总有机会完整听上两遍。贝多芬的各种作品也是音乐厅里常常听到的,虽然我已经听过了许多重要乐队的演绎,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反倒是不莱梅室内乐团这个并不起眼的小乐团。说它小,是因为不莱梅室内乐团的编制不大,更偏室内乐的规模,而非最经典的交响乐的配置。这样的乐团演奏瓦格纳或瓦格纳一系的布鲁克纳和马勒肯定会力量不足,但演奏莫扎特的那些东西就再适合不过,至于贝多芬,他们的小巧灵动给贝多芬的9部交响曲带来了全新的质地。整套交响曲停下来,感觉是连贯的,连在一起,而不是听了9部独立的交响曲。这样的感觉,在我的聆听体验中,还真是绝无仅有。从那以后,每当有朋友来德国,我的推荐城市里一定有不莱梅,我会建议他们去听听这个有意思的乐团,哪怕就为了听音乐,也值得去这个城市。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神奇的城市,如果你置身那里,你会发现那里几乎所有人都是为了听音乐而来,这个城市就是拜罗伊特。
拜罗伊特可谓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一座专为一位作曲家而建的剧院,一个只演奏一位作曲家作品的音乐节,而这个节日要持续整整一个月。之前一直听说要提前好几年订,否则根本没位置云云,所以2012年我想去拜罗伊特音乐节的时候,本以为不太可能,只不过是抱着先查查资料看看再说的心态去看他们的官网,后来发现,原来订满了的只是《尼伯龙根指环》的套票,单场的票都还可以买到,于是我就买了单场票,把《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全部看了一遍,都是从下午一直看到晚上,虽然分了四天,但还是让人感觉兴奋之余非常疲惫

拜罗伊特剧院是个很特别的演出场地,这里的乐池比通常要深,符合瓦格纳“音乐为戏剧服务”的“总体艺术”理念。当然,观众也因此可以专心欣赏舞台上的表演,虽说,现在瓦格纳的歌剧还真谈不上什么表演,也演不出什么特别赏心悦目的戏来,所以还是好好听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