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春的舞台对白
摘要:青春是美好的,可是时下的中学生却似乎少了那么一种活力与激情。校园剧具有多元化特征,在繁荣校园文化、学校德育建设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和意义。笔者对中学校园剧社团有着近10年的辅导,本文仅针对校园剧对青春期初中生成长的现实积极意义以及在社团指导中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证。
关键词:青春期初中生校园剧内涵校园剧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R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5-047-02
艺术的育人功能是独特的,教育需要艺术的手段。校园剧做为特殊的舞台艺术门类,其独特的亲和力、超强的艺术实践性契合了青春期初中生成长的身心和审美需求。现从青春期初中生群体概况,校园剧的教育内涵和在社团实践辅导中的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使迷茫的初中生能在校园剧舞台上勇敢、快乐、自信地对白自己的青春。
一、青春期初中生群体概况
,情绪隐忍而暴躁
快节奏的生活、繁重单调的课业负担、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让现在的初中生成为了矛盾共同体。他们敏感、脆弱,不愿将心事、烦恼告诉别人,害怕与人交往,不愿意把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他们大多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情感;但内心急躁,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渴望能有现成的表达、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故外显形象大多叛逆、自我。
,认知盲目乏审美
对艺术的感知和追求,初中生是表现得最灵敏、最直接,态度最狂热的群体之一。当下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艺术的格调良莠不齐。学生盲目追捧、胡乱模仿,对健康的、积极的艺术作品、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缺乏正确的审美认知,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乏理性的认识。
,扬个性却缺合作
在强调和张扬个性的初中生中,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新意识,但艺术创新实践能力却稍显不足,在团队活动中,合作精神严重欠缺。
二、校园剧的教育内涵
校园剧是指以在校师生(主要是学生)为主体创作、表演的,体现校园人的价值判断、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的非专业戏剧艺术活动,在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群体中开展此活动有着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无声却沁人心脾
校园剧的外在特征是“校园人创作表演”。校园剧中的场景、人物、事件、演员、观众都来自于自己的学校,自己编自己的故事、自己演自己的故事、自己看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活动具有特殊的亲和力。编者、演者能通过剧本的艺术创作和舞台的艺术实践合理宣泄、表达内心情感;观者能直接从剧中获得自己情感的共鸣和情感的依托。校园剧无声无息、艺术性地传递着情感信息,为处在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宣泄真情实感的合适平台。
:形象而综合培养
校园剧属于戏剧门类,是一种综合艺术,其对学生有着全方位、多角度的审美教育功能。参与者通过参加戏剧创作,排练过程的角色体验、情感融合,到最后登台表演的戏剧实践,可以获得直接而积极的审美愉悦,有助于增强情感体悟能力,提高审美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鉴赏力。校园剧也可以使观众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接受多角度、全方位的感性体悟,获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艺术审美教育。
:源于又高于生活
校园剧还原了校园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冲突,每位参与者必须对相关素材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