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儿童用药尴尬何时休.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用药尴尬何时休.doc

上传人:ying_xiong01 2015/8/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用药尴尬何时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用药尴尬何时休
孩子好好的没生病,却在幼儿园里被老师喂了药。3月中旬,有媒体曝光陕西、湖北等地多家幼儿园涉嫌给孩子集体喂服处方药“病毒灵”,数百名家长因此情绪失控大闹幼儿园。此后,吉林等地的幼儿园也被曝出类似的喂药事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日益得到重视,成为继“食品安全”后又一个进入公众视野的重大课题。此次多家幼儿园“不约而同”采用同一处方药“病毒灵”,带有共性的违法行为让公众有理由怀疑这只是冰山一角,对幼儿园用药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已刻不容缓。同时,在儿童用药安全上,很多家长也存在众多误区,有的甚至比上述幼儿园犯的错误还大。
那么当前儿童用药存在哪些误区?我国药品市场上儿童用药的现状怎样?如何降低儿童用药的安全风险,确保儿童“舌尖上的安全”?
在媒体曝光幼儿园给孩子集体喂服“病毒灵”后,社会公众对此可谓群情激愤。但事实上,给孩子乱喂药的除了幼儿园,学校、家长平时也在随意给孩子喂药。有调查显示,我国超过90%的居民不了解如何安全合理用药甚至存在误区,30%的家长曾自主给孩子服用成人用药和抗生素。近日,一项旨在了解儿童用药习惯及潜在风险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在广东启动,数据表明,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比率高达12%至32%。%,%。当前,儿童用药存在以下几大误区。
误区一:给儿童服用成人药。孩子生病时,由于手头没有儿童专用药,许多家长会把自己服用过,觉得有效的成人药减少剂量给孩子使用。洛阳东方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苏永立介绍,家长不能把孩子当成“缩小版”的大人,由于儿童身体各个脏器发育还不完善,耐受力不如成人,身体解毒功能也差,因此许多成人药物儿童不能服用,如复方阿司匹林本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物,但具有兴奋作用,儿童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误区二:用药剂量“想当然”。孩子生病急坏父母,为了让孩子早点康复,少受病痛折磨,一些父母认为吃药越多好得越快。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杨慧敏介绍,医生会按照孩子的年龄和体重进行严格计算,同时还要考虑病情的轻重程度,才能确定用药剂量,家长不要想当然确定药量,这样不但不利于康复,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误区三:输液好得快。“儿童用药应该循序渐进,”杨慧敏说,很多家长觉得打吊瓶治病效果立竿见影,为了让孩子好得更快,就选择输液治疗,殊不知输液中的微粒进入人体可能会堵塞微血管,造成肉芽肿等严重后果,所以输液治疗不值得提倡。杨慧敏提醒,用药应该遵循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治疗原则。
误区四:滥用抗生素。许多家长总询问医生,“孩子感冒了是不是开点抗生素消炎?”其实这是错误的。苏永立介绍,儿童感冒90%是由病毒引起的,此时使用抗生素并不合适,不但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患儿耐药性的增加。苏永立提醒,普通感冒病毒在身体内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为5至7天,身体就会自动将病毒清除,不是必须用药物治疗,但是当感冒后出现恶心、高烧、胸痛等严重症状时,最好及时就医。
误区五:保健品当糖吃。不少家长怕孩子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孩子,保健品厂家把产品口味做得很好,以至于不少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例如,不少妈妈给孩子买“小熊糖”,这是一种儿童型混合维生素,口味好且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