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体会亲情 心存感恩.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会亲情 心存感恩.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8/17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会亲情 心存感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会亲情心存感恩
【】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必须咬定语文的“根”。新课标理念要求我们在现代信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应利用好现代化资源去教学。《背影》这篇文章让人体味到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关键词】《背影》;父子情深;感人魅力
【】G631 【】B【】1001-4128(2011)03-0170-01

生活中,父爱和母爱是一样伟大的,只是父爱可能比母亲更深沉,含蓄而使你感受不到,其实只要用心体会就能感受得到。?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背影》里所描述的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的情节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1 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教授《背影》时,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2 明确文章的明暗两条线索
“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文章开头,点出背影;父亲买橘子,刻画背影;父子分手,分别背影;文章结尾,照应背影。可以看出文章的明线一背影。再来看:文章开始引出回忆;而后渲染浓重的悲凉氛围;接下来的送别,更是直接表现父子情深;结尾思念,催人泪下。从而得出文章的暗线——父子深情。文章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的感情,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所以说“背影”是文章的明线;同时文章处处涌动着挚热的情感,所以说父子情深是文章的暗线。两条线索一条主外,一条主里,和谐统一,结构文章。只有理解了明暗两天线索,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3 体味父亲情怀的层层深入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学生如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就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先生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就不难理解了。
文章第四段,看似用笔随意,写父亲送我的原因,实际上却蕴含了对父爱的深深理解。父亲失业,家景惨淡,一家人还待父亲养活,父亲自然有重要的事要忙,而且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了;父亲怕“我”路上有事,把“我”托付给了一个熟识的茶房,而且“再三”嘱咐他,所以即使父亲不送“我”,他也该放心了;“我”这时已来过北京两三趟,且已二十岁,父亲完全可以放手,而不必亲自来送;“我”再三劝他不用去,可他“踌躇”了又“踌躇”,总觉得“他们去不好”,总是放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