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老年脑血管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年脑血管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8/19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年脑血管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年脑血管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脑血管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无意识障碍、痴呆及失语的脑血管伴有抑郁症的50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0例老年脑血管抑郁症患者逐渐树立了对抗病魔的信心,抑郁症在出院时均得以明显好转。结论老年脑血管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老年脑血管抑郁症
::B:1005-0515(2011)11-164-02

脑血管病作为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不仅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还不利于患者神经缺损的恢复[1],甚至可导致病死率的增加,对老年患者死亡影响尤其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一般都有多种疾病并存,不良的抑郁情绪可使其疾病加重或恶化,使其康复时间延长、社会功能缺陷增加[2],甚至产生轻生冲动,因此,对老年脑血管抑郁症患者不仅要在身体方面实施的治疗和护理,还要从分注重其心理护理,才能提高康复效果,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对脑血管伴有抑郁症患者进行抗抑郁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心理辅导,患者抑郁症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伴有抑郁症患者中无意识障碍、痴呆及失语的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60至81岁,平均(+)岁,住院时间14天至2年。50例患者中有26例脑梗死、4例一过性频发脑缺血、20例多发性脑梗死,临床症状主要为偏瘫、构音障碍等,患者临床表现为沉默寡言、情绪低落、身体主诉增多、悲观、绝望。
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根据其具体的脑血管病症实施对症的药物治疗,并依据其抑郁程度实施药物的抗抑郁辅助治疗,控制抑郁症的发展。
抑郁症护理方法
心理开导
老年患者的适应力较差,入院后容易产生失落感并难以接受事实,入院后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等有甚者还会拒绝进食和治疗,因此,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来引导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当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时,护理人员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向患者传递乐观、向上的信息,对患者的讲述耐心倾听,并不断对患者进行劝慰,找出患者的心结,帮助患者充分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状况并给予积极开导,使其树立积极乐观的对抗并战胜疾病的信念;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并多安排一些患者能所力及并乐意做的事情,使其重新树立生活的自信心,尽早摆脱悲观、绝望的负面情绪,树立乐观向上的对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获取信赖
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部分是来自于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日常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尽量表现出信心十足的态度,尽可能采取无痛性的操作并保证一次性成功,若偶有失误,也不要过分紧张,大度、大方的向病人致歉后,再行操作。因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的好坏以及信心的强弱实际上也是一种非语言性的综合交流,是护患沟通维系的纽带和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之一,可以加强患者抗病信心,使其抑郁情绪减弱。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
老年患者入院后都会普遍产生孤独感、陌生感,渴望得到家人、亲友的关怀和安慰[3],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的家属及亲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