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互换协议
摘要: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呼吁改革世界货币体系,改变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经跃居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人民币互换协议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互换协议
一、国际货币体系现状
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牙买加协定》达成一致并开始实施。协定的主要特征有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以及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虽然在“牙买加体系”下,世界储备货币除了美元,还有欧元、日元和英镑,但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使美元仍是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这样就形成了“美元霸权”的现象。
“美元霸权”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发行美元支付进口,美元超发可以保证美国进口远远超过美国的出口;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可以支撑其国内的高消费;美国可以通过自己货币的国际信用,发挥世界货币的功能,在无需扩大出口的情况下支付大量进口;美元的过度扩张增加了对其他国家产品的消费,这样就可以借助美元的国际信用为美国自己服务。其他国家如果进口大于出口,贸易收支就会产生赤字,就必须在金融市场上借款弥补贸易收支赤字,而美国贸易收支赤字通过美元发行就可以弥补了,这是美元霸权的一个表现。一国货币,在本国货币债务扩张下只能动用本国资源,但是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元债务扩张可以动用世界资源为美国经济发展服务。由于对美元信用的过度依赖,其他国家不得不借钱给美国,因而美国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扩张其对外的债务,这造成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甚至石油美元和亚洲美元等的回流还依赖于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张,这是美元霸权的另一种表现。
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到全世界。在自身国家利益面前,美国没有做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风度,反而用美元绑架了全世界。美国相继推出了QE1和QE2,前一段时间一度盛传QE3即将开始。在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集体批评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并要求对现今美元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随着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耀眼表现,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国际社会议论的焦点,有些学者甚至直言应该将人民币加入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一揽子货币体系中。
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文献综述
目前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学术探讨中,主要有“走出去”战略和“周变化―区域化―国际化”两种思路。前者强调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资本输出与产品输出并重,增加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资本需求(肖丹丹,范爱军,2009),中国的跨国公司加速海外市场开发(陈德胜,卜文辉,2010),以及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商直接投资使用人民币计价提供基础(戴金平,靳晓婷,2011)。后者主要利用中国与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紧密经济联系,使人民币实现区域化结算和储备货币区域化(翁玮,2010);刘曙光(2009)指出,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助于企业大幅降低交易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另外就是要利用香港的优势建成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戴金平,靳晓婷,2011)。
三、人民币互换协议
货币互换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