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失信、欺诈是债务危机根源
历史博士财经论者叶檀:
中国是高负债国家,以高负债高投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虽然审计署至今尚未公布最新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中国社科院等研究部门不断推测资产负债表,情况不容乐观。12月23日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中国债务位居全球前列,无论政府、企业债务均达到高位。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债务接近2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3%,。企业部门杠杆率已经达到113%,超过OECD国家90%的阈值,在所有统计国家中高居榜首。将非金融企业、居民部门、金融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债务加总,,占当年GDP的215%。可以追赶去年日本247%的负债率。
高负债国家爆发危机,根本原因是资产质量差,负债打水漂。大量资金投入,银行换来的资产是过剩的产能,甚至是环境危机等负资产。究其原因,中国的信用创造是非市场的,充满了行政色彩,充满了短期欺诈等投机色彩。
前者以地方平台债台注资,无外乎政府拥有最终的信用背书,掌握着土地、煤炭等资源,万一出现风吹草动可以向市场出售资产填补银行窟窿。
其中酝酿着不可测的金融风险,地方投资项目如鄂尔多斯房地产一样成为无人问津不值钱的资产,政府投资平台不可能有力量偿还银行贷款。政府号召银行向光伏等银行大量贷款,最终无锡尚德的债权方获得的清债比例约为本金的32%左右,这与国资投资者金融危机前投资希腊债券的损失相当。
事实上,资产价格的上涨是释放货币的结果,或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如果政府继续释放货币将爆发通胀危机,如果政府主导的投资效率低到损害财富,政府的信用会声誉扫地,一文不值。文革末期、大型银行注资上市之时,政府的信用已经出现过危机,靠经济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解决了难题,但市场信用症结并未因此解决,走到今天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