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是碱催化下的酯水解反应,尤指油脂的水解。
狭义的讲,皂化反应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和甘油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制造肥皂流程中的一步,因此而得名。
脂肪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它们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方程式为:
CH2OCOR
| 加热
CHOCOR + 3NaOH --------> 3R-COONa + CH2OH-CHOH-CH2OH
|
CH2OCOR
R基可能不同,但生成的R-COONa都可以做肥皂。常见的R-有:
CH-:8-十七碳烯基。R-COOH为油酸。
CH-:正十五烷基。R-COOH为软脂酸。
CH-:正十七烷基。R-COOH为硬脂酸。
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由油水解得;软、硬脂酸都是饱和脂肪酸,由脂肪水解得。
如果使用KOH水解,得到的肥皂是软的。
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分离出脂肪酸钠,这一过程叫盐析。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经填充剂处理可得块状肥皂。
皂化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并皂化lg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802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94、英国IP 136、德国DIN 51559(1)和ISO 6293等
药典规定注射用油的皂化值为185-200。皂化值的高低表示油脂中脂肪酸分子量的大小(即脂肪酸碳原子的多少)。皂化值愈高,说明脂肪酸分子量愈小,亲水性较强,失去油脂的特性;皂化值愈低,则脂肪酸分子量愈大或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油脂接近固体,难以注射和吸收,所以注射用油需规定一定的皂化值范围,使油中的脂肪酸在C16-C18的范围。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氢离子浓度指数,即 pH值。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Søren Peter Lauritz Sørensen提出。p代表德语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浓度,H代表氢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