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经营管理期末复习需要掌握的内容
第一章现代企业制度
1、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以盈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2、一个企业应该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自己的名称、办公和经营场所、组织章程等要素。
第二,应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
第三,是一个经济组织。
3、企业特征(4点)
(1)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
(2)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
(3)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
(4)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规范机制。
4、企业责任的内容
企业责任的内容有以下几个:(1)企业对员工的责任(2)企业对社区的责任(3)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4)企业对国家的责任(5)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5、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1)独资企业:是一种最传统、最简单的企业形式,在法律上被认为是自然人企业。
特征:它通常由业主直接经营,对经营有绝对权威,业主享有全部经营所得,独立承担企业风险,对债务有完全清偿责任。
(2)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出资创办人(即合伙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企业基于合伙合同建立,在法律上被认为是自然人企业。
特征:合伙企业的财产归合伙人共同所有,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合伙人都有表决权,不以出资额为限;合伙人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同所有;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
(3)公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公司是由两个以上的出资者组建,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公司制是企业发展的高级形式。
特征:①公司是法人。②公司实现了股东最终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③公司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④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6、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
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有两种:
(1)有限责任公司:指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
(2)股份有限公司:指由5个以上股东为发起人,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
7、制定企业经营目标的原则
(1)目标的关键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确定的总体目标必须突出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问题和关键性问题,突出关系到企业全局的问题。
(2)目标的可行性原则。总体目标的确定必须保证能够如期实现。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必须全面分析企业各种资源条件和主观努力能够达到的程度。(3)目标定(3)目标定量化原则。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以便检查和评价其实现程度。总体经营目标必须用数量或质量指标来表示,最好具有可比性。
(4)目标的一致性原则。就是总体目标要与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协调一致,形成系统。
(5)目标的激励性原则。经营目标要有激发全体职工积极性的强大力量。
(6)目标的灵活性原则。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经营目标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及时调整与修正企业的经营目标。
8、制定企业目标的步骤
(1)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制定企业总目标
收集信息、调查研究是确保目标制定即先进有可行的基础。
调查和收集工作可从三个层次展开:首先,要掌握国家指令、指导性计划和企业长远发展方向,保证目标的一致性;其次,要搞好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经营环境的分析,保证目标可靠性和适应性;再次,要运用上期情况、目前发展状况和近期计划的信息,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和激励性。经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后,企业领导层可以反复酝酿,提出企业的总目标。
(2)确定目标的结构和内容
目标的结构一般由企业总目标、各部门各环节的分目标、班组个人的子目标及保证实施的措施等构成,使企业自上而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网络。
目标的内容大体上有整体的社会目标和局部性的企业经营目标两部分。
(3)目标的商定和展开
企业方针目标确定后可按顺序绘成进度图表,目标展开后,下一级要找出本部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定本部门的活动目标,从而切实保证目标实现,企业方针目标展开后,要编制方针目标展开图,公布于众,以便共同监督执行。
9、创新经营的主要内容
(1)企业经营的目标创新。
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变化时,要求企业的生产方向、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