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肺结核的防治
结核病自古有之,你甚至能在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寻及它的踪影。据不正式的考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都可能患有肺结核。而有关结核病的治疗方面,鲁迅笔下曾提及的“人血馒头”即是解放前人们对结核病无可耐何的治疗方法之一。现在来看,“人血馒头”没有任何治疗作用。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疾病。 1882 年最先发现了结核菌,科学家们在结核的治疗与防护上做了许多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曾经希望有 20 世纪末或 21 世纪初在发达国家完全消除结核病。但是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艾滋病的流行,结核病又渐渐增多,并且结核菌出现耐药,增加了治疗难度。而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的疫情仍然非常严重。 1993 年世纪卫生组织告诫人们结核病仍是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呼吁采取迅速行动与结核病危机进行斗争。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目前也同样是世界结核病大国,这给我国的结核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四类,导致人患病的主要是人型结核菌,还有少数牛型菌。结核菌是一种抗酸染色的细菌,而且与一般细菌快速生长繁殖不同的是,它生长缓慢。人型菌增殖一次需要 15 - 20 小时,细菌培养时至少需要 2 - 4 周才能见到菌落。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国家的结核菌的毒力不同,南印度的结核菌的毒力明显低于英国,上海结核菌的毒力明显低于东京。
结核病治疗的最大问题是细菌耐药,特别是目前法、意等欧洲国家发现多重耐药结核病。结核之所以容易耐药,是因为它容易产生变异。当周围环境不适宜结核菌的生长时,结核菌能在形态、毒力、抗原性及药物敏感性等方面发生变异,形成 L 型菌。当条件适宜时, L 型菌又可以恢复成强毒力的结核菌,造成结核病复发与恶化。
结核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阴湿处能生存 5 个月以上。但烈日曝晒 2 小时, 5% - 12% 来苏接触 2 - 12 小时, 70% 酒精接触 2 分钟,或煮沸 1 分钟均可以被杀灭。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是最简易的灭菌方法。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
肺结核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同样需要三个基本环节。开放性肺结核,即痰中带有结核菌的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牛乳如果没有经过良好的消毒措施,亦可以传播结核菌。目前我国牛乳都经过巴氏消毒法消毒,经过牛乳传播的结核病比较少见,但农村的一些个体户及个体加工企业消毒不严格,也可以导致人感染牛型结核菌。
结核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空气传播,即病人呼出或咳出的飞沫经过空气进入健康人的体内而引起健康人感染结核菌。病人排出的结核菌越多,健康人与病人接触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被感染。病人情绪激动时的讲话或者用力咳嗽,更容易传播结核菌。饮用带有结核菌的牛乳也可以感染结核,感染后成为肠道结核。结核还可以通过母亲的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即母婴垂直传播,但很少见。
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经济落后的人群容易发生结核病。在婴幼儿、青春后期和成人早期,也就是你现在所处的大学时期,尤其是这三个阶段的女性容易患结核病。如果患有糖尿病、矽肺、胃切除手术后、麻疹、百日咳等疾病,则更容易患肺结核。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患肺结核时,症状的发展比较慢,病程长。可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