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古诗鉴赏2.ppt

格式:ppt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鉴赏2.ppt

上传人:rjmy2261 2015/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鉴赏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鉴赏专题
景(人、事)
特征
情(理)
手法
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2004年高考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青海卷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2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回去!不如回去!”
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不如归去”,便很
好地传达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形象
特征
情思
【高考要考什么(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考了什么】
体裁: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宋词,
元曲;
题材:写景,思乡,咏怀,咏史,送别,
登临,咏物;
内容:主旨,情感,意境,诗眼,意象,语言,章法,风格;
手法
1、抒情手法可分为: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①寓情于事
②寓情于物(移情于物、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托物寓理)
③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④主客移位
⑤运用典故
2、描写手法:动静(注意正衬、反衬)结合、虚实(想象与
现实、抽象与具体)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
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细节描写、象征、渲染、
烘托、抑扬结合、等。
3、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衬托、用典、互文、反复等。
命题类型: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怎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
的思想? 或: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
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
(1)是什么形象?
(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形象
命题角度:
1、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3、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方法:
(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
(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表达技巧
1、炼词炼句鉴赏 命题角度:赏析诗眼,分析诗中某个字、词的
表达效果,欣赏其中写得最妙的一联,剖析整首诗
中最震撼人心的诗句。重点考试词类是动词、形容
词、数词、色彩词、象声词和叠词等。
答题方法:
语言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古人创作诗歌大都精于炼字。你认为这首诗
第三联两句中的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简要说出好
在何处。
参考答案:“隐”和“没”两字特别传神。“隐”字
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
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
别的难舍难分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