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家访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访案例.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8/9/1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访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访案例文章来源初中教师网w9 1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进入每个学生的家庭,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去真正地了解学生生活环境,了解每个人背后的真正故事。访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家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家访时要解决什么问题,肯定学生哪些成绩,怎样入手,预计收到什么效果,都要考虑清楚,班主任与学生和家长谈话前一定要充分备课,做到言之有据,这样家访才能对症下药。家访成员: 家访时间:2012年5月22日晚家访过程: 。走家串巷,班级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外来打工的子女,他们租房子住,条件还是有限的,房子旧,租一间房,放一张高低床,妈妈睡下铺,小孩睡上铺,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电器,只有一张茶几、一个凳子。十来个平方的房间,既是卧室、厨房,又是书房、起居。就在整个家访过程中,老师只能站在门口与家长和学生交流,并且突然跳闸断电,房子里一下黢黑一片,好在很快又来电。为着生活,爸爸在外地奔波着,妈妈在超市里打工,工作时间长。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管教督促几乎是空白,一天都很少见到孩子,我问:“晚上孩子在做什么,你知道吗?”“没办法,要靠老师了,要靠孩子自觉。”这种年纪的孩子能自觉吗?在学校,有老师督促,可是单单靠老师能行吗?孩子回家后还要做功课复习,消化,可是家长不在家,他们也许就看电视,上网……如果有家长的陪伴和督促,那就不一样啦! 。对于不同家庭的家访,他们的共同点是,家访即家庭访谈,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一种方式。称其为“访谈”而非“访问”是因为主体三方都应以交流,交谈为主。“感化互动式”家访教育让家长理解了老师,爸爸是厨师,妈妈在街边做针线,除了工作之外,家长热心于基督教会的事宜,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和督促。也让学生理解了老师,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家长表示每天会认真检查孩子的作业,督促孩子学习。学生表示要用行动来回报老师和家长。每个人都有自己思维的局限,家长对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还不是最了解,往往没有考虑到因材施教,没有考虑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家访不只是为了了解情况,还要在此基础上与家长一同研究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办法,这样才能使家访达到效果。 。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方法教育。不高的个子,机灵的眼睛,有时不经意的回答,看着孩子的聪明和智慧。他入学时是班上的第二名,摸底考试在年级排名38,期中考试时继续下滑到68名。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更应对这样的学生倾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