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2、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发展的形式。
过程
与
方法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重点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难点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市区必然代替旧事物
教
学
策
略
教学
思路
要点
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遵循《课程标准》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教材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含哲理观点,运用故事、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课时
1课时
教法
谈话法、讲授式、启发式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辩论式学习
教学
用具
常规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教学内容
教和学反馈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上节课讲过: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人和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道理。
(二)进行新课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师:同学们,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讲过的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生: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师:那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呢?
生:略
师: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不符合客观规律,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判断下面几个什么是新事物。
1、电脑算命
2、3G手机
3、建国初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4、计算机网络
5、人才市场
答案是:1、3 不是新事物,其余都是。
材料:手机的发展
1982年,诺基亚公司设计在轿车上的移动电话。,和一个1周岁的小孩子差不多!
“手机之父”马丁·库珀。他手上这款手机为第一台商用手机。重750克。
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1997年,第一款彩屏电话。
2009年,全球首款1210万像素手机––索尼爱立信Idou。兼视频对话。
三星的太阳能电池手机。当电力不足时可以通过太阳能充电。蓝色地球的外壳用可再生塑料制成的,材质來源于人們拋弃的塑料水瓶。
师:现在的手机与传统手机相比,有什么优势?
因为它能接受电视节目,在人们休闲时间可以用手机看电视,更符合人的喜好,跟传统手机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正因为新事物与旧事物相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