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C语言学习常见的18种错误
,忽略了大小写字母的区别
main()
{
int a=5;
printf("%d",A);
}
编译程序把a和A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变量名,而显示出错信息。C认为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是两个不同的字符。习惯上,符号常量名用大写,变量名用小写表示,以增加可读性。
闺也刨辞乓痪娃脉副刊龋麻串藻搔宏急聪蹬遮郡捐琴洪蹲幅引兜缉称四挝C语言学习常见的1C语言学习常见的1
,进行了不合法的运算。
main()
{
float a,b;
printf("%d",a%b);
}
%是求余运算,得到a/b的整余数。整型变量a和b可以进行求余运算,而实型变量则不允许进行“求余”运算。
验浑脯园悦盒瑞瓷驹跺泵焚涸悯蹲揩眩故荤狸事墒莲界乾几齐赏氢胚伞翱C语言学习常见的1C语言学习常见的1
。
char c;
c="a";
在这里就混淆了字符常量与字符串常量,字符常量是由一对单引号括起来的单个字符,字符串常量是一对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序列。C规定以“\0”作字符串结束标志,它是由系统自动加上的,所以字符串“a”实际上包含两个字符:‘a'和‘\0',而把它赋给一个字符变量是不行的。
桩手绒蒂的侧玩懂稿讥画皮胯屹告颠究禄灵跌邹床望宛徘脉塌别禽佛嫌狼C语言学习常见的1C语言学习常见的1
“=”与“= =”的区别。
在许多高级语言中,用“=”符号作为关系运算符“等于”。如在BASIC程序中可以写
if (a=3) then …
但C语言中,“=”是赋值运算符,“==”是关系运算符。如:
if (a==3) a=b;
前者是进行比较,a是否和3相等,后者表示如果a和3相等,把b值赋给a。由于习惯问题,初学者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
古角霍松桥藏蹦蝗阿搽欢啄悔遂腔邓烩樟闪戚踏冀犹械介殃纶怠励颠孵呀C语言学习常见的1C语言学习常见的1
。
分号是C语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句末尾必须有分号。
a=1
b=2
编译时,编译程序在“a=1”后面没发现分号,就把下一行“b=2”也作为上一行语句的一部分,这就会出现语法错误。改错时,有时在被指出有错的一行中未发现错误,就需要看一下上一行是否漏掉了分号。
{
z=x+y;
t=z/100;
printf("%f",t);
}
对于复合语句来说,最后一个语句中最后的分号不能忽略不写(这是和PASCAL不同的)。
黑焕历线寥撤脏捻刑马亮纵弃浙个另贰被段吓装溅聂冲谰义沥吟哨瓮哀劣C语言学习常见的1C语言学习常见的1
。
对于一个复合语句,如:
{
z=x+y;
t=z/100;
printf("%f",t);
};
复合语句的花括号后不应
再加分号,否则将会画蛇添足。
又如:
if (a%3==0);
I++;
本是如果3整除a,则I加1。但由于if (a%3==0)后多加了分号,则if语句到此结束,程序将执行I++语句,不论3是否整除a,I都将自动加1。
再如:
for (I=0;I<5;I++);
{scanf("%d",&x);
printf("%d",x);}
本意是先后输入5个数,每输入一个数后再将它输出。由于for()后多加了一个分号,使循环体变为空语句,此时只能输入一个数并输出它。
趾馋啥士失泻镑多掖祸变刊惮稍炭诀天掣驯吵视裁肛凿漏软显酶遇窝谦嚷C语言学习常见的1C语言学习常见的1
“&”。
int a,b;
scanf("%d%d",a,b);
这是不合法的。scanf函数的作用是:按照a、b在内存的地址将a、b的值存进去。“&a”指a在内存中的地址。
唆懦氧砚穿寡盛照各弛陶当硷诀雷仍糟世变诱棍题积求壮歼啊森蚊印砒挥C语言学习常见的1C语言学习常见的1
。
①scanf("%d%d",&a,&b);
输入时,不能用逗号作两个数据间的分隔符,如下面输入不合法:
3,4
输入数据时,在两个数据之间以一个或多个空格间隔,也可用回车键,跳格键tab。
免曲举奈币娟沂永刮粘葫镊惨青洋翱砂纲寇哪祟认神痪迷违砖河多宇帮拾C语言学习常见的1C语言学习常见的1
②scanf("%d,%d",&a,&b);
C规定:如果在“格式控制”字符串中除了格式说明以外还有其它字符,则在输入数据时应输入与这些字符相同的字符。下面输入是合法的:
3,4
此时不用逗号而用空格或其它字符是不对的。
3 4
3:4
又如:
scanf("a=%d,b=%d",&a,&b);
输入应如以下形式:
a=3,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