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教育学中学部分.doc

格式:doc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教育学中学部分.doc

上传人:fxl8 2013/4/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教育学中学部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说明
(中学)
《教育基础知识》
Ⅰ.考试性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
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关暖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需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系统,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P7-14
教育的形态:(一)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二)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四)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教育发展的历史:(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古代社会的教育(三)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学的萌芽时期
中国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1)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的教育思想(3)荀子的教育思想(4)墨家的教育思想(5)道家的教育思想(6)《学记》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论教育的功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和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提议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尊师重道提出“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藏息相辅课内课外兼顾。豫时孙摩预防、及时、循序渐进和观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此外,《学记》还主张“学不邋等”,既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同时,重视学生的学****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西方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1)苏格拉底:问答式教学法/产婆术(2)柏拉图: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3)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年龄阶段,德智体和谐发展”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一)夸美纽斯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他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1)教育目的(2)“泛智”教育
(3)教育适应自然(4)学制系统(5)班级授课制(6)教学原则
(二)卢梭教育应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他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爱弥儿》中提出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与“公民”“国民”相对应的“自然人”。
(三)康德
(四)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他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五)洛克“白板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著作《教育漫话》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后被学生席勒发展为五段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和应用。赫尔巴特强调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
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他提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