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美洲星”在小麦上应用试验
摘要:为了进一步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为推广提供依据,特进行小麦新美洲星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新美洲星”在常规用种量减少10%的情况下,%。
关键词:新美洲星;小麦;试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41-02
为了进一步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为推广提供依据,特进行了小麦新美洲星应用效果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概况前茬玉米,砂姜黑土,土壤肥力中上等,供试品种:良星66。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1和处理2面积各1 ,对照为667m2。处理1:播种量比对照减少10%;用50mL“新美洲星”对水100mL拌5kg种子,并分别于拔节期和扬花期各叶面喷施一次,每667m2每次用新美洲星60mL。处理2:比对照减少10%播种量、10%基肥用量;用50mL“新美洲星”对水100mL拌5kg种子,并分别于拔节期和扬花期各叶面喷施一次,每667m2每次用新美洲星60mL。处理3(对照ck):不拌种,正常播种量;在处理1、2叶面喷施新美洲星时喷施等次等量清水,不得使用新美洲星及其他液体肥料叶面喷肥和其他药剂拌种。
测产与实收计产
测产 667m2有效穗数:每处理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样段,每样段1m双行,调查小麦穗数,剔除5粒以下的麦穗,计算有效穗数(万/667m2)。穗粒数:在调查667m2有效穗数的周围(至少隔2行)田块,从根部随机抓取20个左右麦穗,剔除5粒以下的麦穗,数粒数,计算穗粒数。按常年千粒重,计粒重测产。
实收计产采取对角线取样法,每处理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样段,每个样段量取2m2,实收称重,把3个样段产量平均,按含水量13%折算成667m2产量,即为该处理平均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基本苗情况经田间调查,播后15d基本苗(表1),处理1与处理2均较对照偏少;但从出苗情况看处理较ck出苗期早1d,而且幼苗长势壮;播后30d基本苗(表1),,,并且分蘖早。
对分蘖和根系生长情况影响经田间调查(表1),667m2茎蘖数、单株茎蘖数、次生根数ck较对照均增加。处理1较ck播后45d的667m2茎蘖数增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