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风车”法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车”法则.docx

上传人:aisheng191 2018/10/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车”法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份如何避开公司内部创业雷区的详细地图
去年 4 月离开工作四年的百度后,我先进入了一家社交游戏公司,这时人人 hr 找到我,
给我介绍了一个人人和艺龙合资的内部创业项目—— “风车”,我觉得旅游方向不错, 而且人
人马上就要上市,于是决定加入。
现在想想,有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选择大于努力。无论是大学生找工作、各种原因的
换工作、还是与朋友一块创业,都要谨慎的选择—选择靠谱的公司,选择靠谱的产品,选择
靠谱的经理和伙伴,选择靠谱的老板,多花些时间接触和侧面了解,能够避免许多的弯路。
而我就是走上了这么一条弯路。
但成功失败各有所得,关键在于正确面对。对我个人发展来说,这段弯路其实还是非常
有收获的。如果加以总结沉淀,也能变成以后一种历练。正如“一折店”的周志清和我说过
的:“陈一舟为你创业失败埋单,还给你发工资,这次创业你实际是赚了。 ”
所谓内部创业
内部创业,看着光鲜—丰富的资源和支撑,但实际做起来很困难。内部创业的成功率应
该是没有外部创业高的。 刚开始别太乐观, 别太信口头承诺, 多争取一些现实、 书面的东西。
在大公司创业,实质还是打工,只是形式稍微不同点。可以分别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
是股份上,内部创业的核心团队可能有一些股份上的激励(比如 15%),团队的动力相比职业
经理来说更高一些,但是相比自己创业的绝对控股来说,实际上还是很小的;其次是压力,
内部创业的薪酬还是大公司的薪酬,失败也会是内部消化,因此压力很小。而自己创业只是
领点生活费, 一大部分人还是完全自己掏钱, 需要承受很大的来自自己、 家庭、 团队的压力;
最后是资源上, 内部创业还是容易弄到一些免费的资源来推广自己的产品, 不用费太多脑子,
但是自己创业很多时候都面临怎么不花钱少花钱,因此推广上会挖空心思。
公司内部创业,内部合作是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当老板把这个项目和团队成员介绍
给各个平行团队负责人时, 这些负责人通常都会挖心掏肺地表达: “欢迎过来一起抢占互联网
的制高点, 咱兄弟部门砸锅卖铁也要支持你们。 ”其实, 这个话不是说给你的, 是说给老板听
的。
等到具体合作的阶段,他们又往往会这样表述: “这个事情不是我们的 kpi (关键绩效指
标)”、“你们需要提前准备全年的计划, 其中和我们相关的, 需要老板审批” 、“我们产品也想
支持,不过人手不够” 、“我们支持没有问题,但是需要和项目经理商量排期,并且和产品确
认需求” ,,
所以,在许多公司都是高管直接抓创新项目的前期孵化和资源的协调。如果不行,可以
一开始就把这些资源沟通好:系统和技术层面需要提升哪些支持、广告资源每个季度提供多
少等价位、 bd 需要做好哪些支持 ,, 开始就小人到底,然后才能和气共事。
活下去是创业的关键
现在创业越来越容易了。门槛低是互联网的特点,但是,进入容易也标志着容易死掉。
自己创业,活下去是关键。你得选个靠谱的方向,不然就是你的钱够你试错许多次,可能让
你交一些学费后找到方向。仔细地规划你的钱怎么花,每一个关键点大概在什么时候,你的
钱是否可以支撑到这个时候,什么时候能够开始有收入, roi (投资回报率)什么时候正向;
估计每个阶段的风险,估计投资后的问题,关注用户的留存率,关注团队的土气和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