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阑尾炎appendicitis 急诊普外科彭新刚
1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
【概述】
急腹症的首位。
青少年多见。
1886年Fitz首先命名。
1889年McBureny提出外科手术治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切口和压痛点一直沿用至今。
%左右。
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右下腹固定压痛为特征。
2
解剖与生理
手术中沿结肠带向下追踪可找到阑尾。
大小:5-10×-。
体表投影:McBureny点
阑尾位置常见六种: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盲肠下位、盲肠外位、回肠后位等(图)。少见的如腹膜后位。
a:盲肠右位 b:盲肠前位 c:回肠右位 d: 回肠前位 e:回肠下位 f:盲肠内位 g:盲肠下位 h:盲肠外位
3
4
回肠前位
回肠后位
盆位
盲肠下位
盲肠外侧位
盲肠后位
5
6
7
解剖与生理
动脉来自回结肠动脉,终末血管,无交通支。
静脉与动脉伴行,最后汇入门静脉,阑尾炎可引起门静脉炎或肝脓肿。
阑尾神经传入脊髓节段在10、11,故阑尾炎初期表现为上腹或脐周牵涉痛。
阑尾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参与免疫功能。
显微外科:利用自体阑尾移植替代某些管道如输尿管、尿道的缺损和狭窄。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