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博帕尔事故(1984年)
“博帕尔”是工业污染导致大量死忙的同义词,是化学工业史上的空前灾难,死伤者数以十万计,对环境更造成难以补救的破坏。1984年间月3日凌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突然传出几声尖利刺耳的汽笛声,紧接着在一声巨响声中,一股巨大的气柱冲向天空,形成一个蘑菇状气团,并很快扩散开来。这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农药厂发生的严重毒气泄漏事故。
12月2日晚,博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毒气的泄漏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几天之内有2500多人毙命。当毒气泄漏的消息传开后,农药厂附近的人们纷纷逃离家园。他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向四处奔逃,只希望能走到没有受污染的空气中去。很多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只能一路上摸索着前行。一些人在逃命的途中死去,尸体堆积在路旁。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有5万人可能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69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建起来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制造这些农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气体。这种气体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正是用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惊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成液态后,贮存在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45吨之多。
罗马尼亚贝亚·马尔泄露事故(2000年)
2001年1月30日夜,位于罗马尼亚西北部Baia Mare的Aurul冶金工厂,因大雨淹过拦水坝,竟导致10万多立方米的含氰化物工业废水漫淹入蒂萨河的上游支流,毒物注入匈牙利境内的蒂萨河,造成数百吨河鱼暴毙蒂萨河在匈牙利出境后又在塞尔维亚注入多瑙河,污染扩散到多瑙河下游。该矿区所排出的水中,氰化物含量比法定标准高了800倍。2月1日,在位于匈-罗交界处的克深格(Csengger)测得,。十天后,蒂萨河流至南斯拉夫前,。据生物学家说,,就会对生命有害。这样的氰化物的毒性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