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风格与特色
杜拉拉升职记语码转换分析
陈红平刘维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
摘要外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是体现语言变体的重要方面。语码转换指人们在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了两种
或更多的语言变体。本文通过对电影《杜拉拉升职记》话语的语码转换分析、研究发现,外企中进行语码转换的
原因有身份协商、媒介影响、语言的修辞功能、语言表现能力、专业化、现代化、职业化要求、拉近或疏远人际
关系等; 外企中语码转换的类型可分为句间、句内和附加语转换三种形式。在外企中,语码转换现象随着英语的
普及将更加频繁地出现。
关键词语码转换;外企语码转换;转换类型;转换原因
语码转换最早由在年提出来,其界定为避免歧义产生。
人们在一次对话或交谈中用了两种或更多的语言变体。语二身份协商
码转换涵盖了语码混合和借用,是现代语言交际中的常见公司老板是外国人,其母语是英语,日常交谈中偶
语言现象之一。⋯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西方文化的深尔使用英语是对身份的一种表达。作为外
入影响,国际交往的频繁,语码转换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增显然不如英语高,其交际语主要为英语,用母语表达自身
多,尤其在外企,语码转换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情感更为贴切,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司职员,有义务配合
近期在中》深刻地反应老板的言语,在交谈中语码转换就产生了。
了外企生活,电影对白中体现了语码转换。本文从电影对例杜拉拉陪同老板李斯特见一客户经理,李斯特记
话实例分析外企中语码转换现象。不起对方名字。便向拉拉低声道:“’”
拉拉连忙低声说:“,.”
一
、语码转换的定义
对李斯特这一西方人而言,尽管在中国任职,其母语
在会话交际中随着语境、说话人的角色、谈话的主题、终归是英语。情急之下,第一个出现在他头脑中的语言是
场所等的变化需要使用相应的语体,社会语言学将这些语英语,而不是对他而言有些生疏的汉语。拉拉作为他的下
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统称为语码。一般认为,语码转属,应全力配合老板用英语回答老板的问题。在此种环境
换指的是说话者在对话或谈话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语言下,语码转换就发生了。
变体转换到另外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例李斯特决定给杜拉拉升职时,他满面春风地说:
根据标记理论,把语码转换分为有标记的语码“, .”
转换和无标记的语码转换。无标记的语码转换指在规约化这句英语是无需再三思考,李斯特脱口而出的。作为
语境下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语言选择,有标记的语码转换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李斯特在通知拉拉获得升职时,
与此相反。选择有标记的语码转换说明说话者意欲扩大或内心十分高兴,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时,即使在以汉语
缩小与听者的社会距离,体现权势关系或事物关系。作为第一语言的中国这一大环境,第一个进入他脑海的还
在本研究中,《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语码转换被视为有他的母语——英语。这就是一种身份协商。
标记的选择,因为在中国,普遍的交际用语为普通话。外三媒介影响
企日常会话交谈以普通话为主,夹杂少许的语码转换。电视、网络等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极为深远,其使用的
语言也受到人们的模仿。一些在媒介中广泛使用的英语单
二、语码转换的原因
词已被人们所熟识,与汉语相比较,英语更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