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德育创新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德育创新案例.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0/13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育创新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报表
申报单位陈家院小学
项目名称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
项目带头人闫辉英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制
2012年9月
填表说明:
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内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要贡献者最多不能超过3 人;
2、项目介绍要真实准确,写明项目实施时间、实施过程、项目措施、创新点等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论述清楚、有理有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超过5000字;
3、内容填写一级题目为二号黑体,二级题目为三号黑体,内文为三号仿宋体;
4、申报单位、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加盖公章方可参评。
河北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申报单位
陈家院小学
项目名称
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
项目带头人
闫辉英
职务
校长
主要贡献者
联系电话
主要内容
实施背景
一年级的霍老师发现讲台上有一片废纸,就问:“大家看见这张废纸了吗,你们说该怎么办?”有些孩子说:“应该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那一整个课间为什么也没人把它放到垃圾桶里?”全班突然沉默了。
这样的事例我们屡见不鲜,下面的情况也很常见。除了乱丢垃圾、乘公交抢座、顶撞父母这些共性毛病不说,我们还发现到一些孩子干了不少“淘气事”,比如有把别人自行车的气门芯拔掉的,有的在家不听父母的,在学校不听老师的,十分任性。面对这些现实,老师们感叹不已:现在的孩子缺乏做好事的意识,不懂得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奉献的精神。这是为什么呢?受当今主流媒体、影视文化、网络传媒及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当代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这是共识,我们非常注重。活动不能不说是
主要内容
“丰富多彩”,但往往是照本宣科地进行说教或照猫画虎般开展几次活动,换而言之就是我们的道德教育,内容脱离未成年人的实际,过程脱离未成年人的主体,形式脱离社会及未成年人的现实,这样势必导致教育效果的低效,无效,乃至反效。目的道德教育归根到底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负责,学会奉献。一个学生要发展,要靠人做得好,能够与人为善,与人合作团结,这样才会得到大家的赏识和喜欢。人品不好,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没有奉献精神,长大步入社会必然无法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主题活动。“奉献与感恩”就是为他人增加快乐或减少痛苦。“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就是引导每一位学生学会做好事,学会为他人做事,不做坏事,从而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养成爱护公共财物,尊敬师长,尊重长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等等良好习惯。这是道德教育的新举措。
实施过程与方法
主要内容
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扎扎实实地把“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活动进行下去。
一、师生共同学习先进人物(时代旗帜)
(1)老师和学生从课文、报刊、杂志中寻找自己心中敬仰的先进人物,将其优点记录在《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手册》中,并加以学时的学习和阅读中注意积累自己喜欢的“做人格言”或者从课文、报刊、杂志中搜集,将其摘录在《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手册》中,让它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3)学会爱自己身边的人,并用行动来表示,争取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好事。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之恩
(1)养成向父母问候的好习惯。早上起床见到父母,要向父母道:“早安!”“早上好!”,晚上休息前,应向父母道:“晚安!”,离开家时要学会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与回来的时间。自己上学时要及时向父母说:“再见”,当父母向自己提供帮助时,要真诚地向父母表示感谢。当自己给父母带来麻烦时,要敢于向父母认错,真诚地道一声:“对不起!”(2)学会体谅父母。当父母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要为父母倒一杯水,拿一双鞋,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进步。(3)学会尊重父母。吃饭之前请父母先吃,然后自己动筷。在吃饭过程中,自己不能尽捡好的吃,要学会为父母夹菜,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实践过程
三、懂得尊敬师长
(1)搜集有关名人尊师重教的故事,以故事中的主人公为榜样。(2)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与老师说话使用礼貌用语。(3)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努力争取优秀成绩。(4)与老师多沟通,与老师聊聊天,跟老师说说说你的悄悄话。(5)每天为老师做一件好事。
四、学会宽容他人
(1)善于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并经常夸奖同学。(2)搜集有关宽容他人的故事,感受宽容的魅力。(3)今天你说了吗?“请”“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文明用语。(4)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学会奉献与感恩手册”记下在学习和生活中“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