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为退货狂矫情,促进商业文明进步
这几天,秦钰在淘宝购物下单时突然发现买不到“运费险”了。开始她以为是客户端升级所致,后来在PC上也遭遇同一问题。于是这个网购达人忿忿然地在百度上搜索——“淘宝为什么取消了运费险?”
答案让她大吃一惊,原来不是“运费险”消失,而是由于她退货频繁,上了保险公司的“黑名单”——人家不和她做买卖了。
“运费险”是淘宝网上买卖双方产生退货请求时,华泰保险对退货产生的运费提供保险的服务。平均支出几毛钱,退货无需举证,交易结束后72小时内理赔款项直接打到支付宝账户。
这项让秦钰网购无后顾之忧的服务曾在2012年悄然修改了保费计算标准。从根据保额收取保费,调整为根据“理赔成功次数/投保成功次数”得出的出险率,收取相应投保费用。也就是说,理赔率越高,保费就越高。
修改条款为秦钰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保费越交越多,,收到的理赔款越来越少,从12元到9元。但她仍乐此不疲,在线下,她遭遇了太多退货的艰难和尴尬。要存好小票,赶在规定期内,不能是特价商品,还要遭受售货员的白眼和盘问。每次退货都感觉好像自己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其实衣服真的少个扣眼嘛。
2005年秦钰出差到北京,在国泰君安花468元买了双鞋,穿了不到两礼拜就坏了。换货后仍如此,退货无果。往返北京三次,历时半年,她找消协未遂,为投诉还差点丢小命,因为商场保安扬言不用三分钟就能把她架出去。
“难道‘上帝’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吗?”最后她辗转找到高管的电邮,写了一封万言书才解决问题。
只是她不明白,在中国退货为什么这么难?直到网购出现。
麦考林、凡客、京东、淘宝、天猫她试了个遍。同事受不了她的挑剔,开玩笑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秦钰却不以为然,网购的最大缺陷就是不能当面体验试用,那么无条件退换货服务就应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和保障,中国的商家都被善良的买家娇惯坏了。在大多数欧美国家,无理由退货制度早已成为一种商业习惯,绝大多数商家对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