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格局
随着一批批大项目的落地生根,呼和浩特市的经济账本一路飘红: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达到5::。
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呼和浩特市通过大项目建设,狠抓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三次产业在重组中实现转型升级,首府经济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大幅提升。
如果说建设主导产业突出、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区域服务业中心是提升首府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的话,那么大力推进五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首府通过大项目带动服务业大发展的精彩之笔。
中国移动IDC数据中心、中国电信IDC数据中心项目已落地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信息技术产业园项目、腾讯、阿里巴巴等一大批IT企业也正在洽谈中。如意总部经济集聚区目前在建及拟开工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311亿元。在白塔空港物流园区里,利丰汽车公园项目已开工建设。金海商圈服务业集聚区已引进17个项目,初步培育形成了汽车贸易服务、五金机电产品、钢材、建材等专业市场的集聚区。呼和浩特煤炭物流集聚区的沙尔营煤炭物流交易中心基础建设基本完工,铁路专用线年内通车,目前签约企业有30多家。自治区国家民族创意产业园、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大盛魁文化创意园、黄河文化博览园以及草原豆思动漫产业园等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建设将成为未来首府经济的新亮点。
这些涉及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等领域的大项目的投产,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力日益
显现。事实上,呼和浩特市以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在自治区已经形成了绝对优势。2011年,,%,服务业总量领跑全区12个盟市。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工业服务,工业如果不发达,服务业就形同空中楼阁。呼和浩特市在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这一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建立了以盛乐、如意南区、托电、清水河、金山、金川、裕隆、金桥园区为承载的绿色食品、乳制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石化和光伏等生产基地,产业集群化发展势头强劲。
伊利、蒙牛双双进入世界乳业20强,乳品销售收入接近800亿元。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天野化工20万吨甲醇和63万吨聚甲醛项目、三联化工双60万吨PVC项目、希姆莱斯石油套管项目、中燃公司10万吨甲醇和100万吨焦炭项目的开工建设、投产,使呼和浩特市基本形成了以煤、电、天然气、石油、冶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格局。
今年,呼和浩特市确定了36个工业重大项目,其中有22个项目当年开工,总投资1949亿元。
国联通西北基地、中国移动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