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8/10/18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王湾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诵读全诗。
2、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品味诗歌的艺术美。
3、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旅途思乡之情,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诗题中的“次”是旅途中暂时停宿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它扼守在运河与长江交汇口的南侧,是南来北往的船只的必经之处。王湾是洛阳人。据《唐才子传》说,他尝“往来吴、楚间”。据《全唐诗》题下小注,这首诗即写于王湾往游吴中的路上。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
3、作者: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先天(唐玄宗年号)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作品有《奉使登终南山》等。
4、背景资料:本诗选自《全唐诗》。诗人家住洛阳,先天年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诗人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来,当舟停留在北固山下的时候,被那里开阔秀丽的景色吸引。此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情思,于是就有了这一千古名篇。
5、学生默读、背诵。
三、细读品味;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青山与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点出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照应首句,抒发淡淡的乡思愁绪。
四、合作探究: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这是一首写景诗,就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是即景抒怀。
“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青山绿水,寻常用法,未免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