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义威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玉林疾控中心
1
一、概述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导。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
玉林疾控中心
2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73和1978年的2次流行则由EV71引起,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
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发病,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
1998年我国台湾省发生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暴发流行,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死亡病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
玉林疾控中心
3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散发流行后,1986年又出现了以托儿所及幼儿园为主的暴发。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 71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从患者分离出2株EV 71病毒。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小儿手足口病暴发,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
玉林疾控中心
4
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死亡6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3030例)、上海(2883例)、北京(2210例)、河北(1133例)、浙江(793例)、广东(670例)、黑龙江(576例)、四川(335例)、江苏(287例)和福建(240例)。
  2007年  截止5月21日,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5459例,死亡2例。
玉林疾控中心
5
2008年:
今年3月份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截至5月5日报告手足口病5151例,其中22例死亡;
,广东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25例,死亡3例(佛山市高明区2例,两男童,茂名1例,一男童)。
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截至5月4日,本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人1482例,未接到死亡病例报告。病原体以柯萨奇A16和EV71为主。
浙江省从今年1月起,截至5月3日24时,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98例,死亡1例,其中经实验室确诊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病例为9例。
玉林疾控中心
6
二、病原体: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玉林疾控中心
7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玉林疾控中心
8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
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玉林疾控中心
9
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
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玉林疾控中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