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淮北市纯净水5加仑一桶的价格,从30元降到现在的不足4元,生产商由几家发展到200多家。纯净水市场硝烟弥漫,市场战、渠道战、销售战、价格战、服务战、广告战。面对竞争,凌云皖露水厂厂长刘军士科学的提出:“同样产品比质量,同样价格比服务,同样的类型比品牌”的论点,发起了质量和品牌的新一轮竞争。 
纯净水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饮用历史超过了20年,美国仅1991年桶装纯净水销售量就近1亿桶。中国1989年纯净水最先在广东兴起后,最初只在涉外宾馆、旅游点出现。因为饮用方便、卫生,很快进入办公室和家庭。
开始消费者对纯净水的了解不多,饮用纯净水是饮用一种时髦的概念。买纯净水只是一种时尚,毕竟30元一桶的纯净水对当时的消费水平来说有些奢侈,消费市场还局限在宾馆、饭店、大公司和少数政府机关。
1997年年初,普通市民开始接受纯净水,消费市场的初步发展迅速促进了生产数量的猛增。1998年年初,淮北纯净水市场日销售量不过100桶,但纯净水生产商却有近10家。直接导致了淮北水市的第一次销售战。由于消费市场仍集中在单位消费上,当时的销售战仅是生产商们走马灯似的拉关系、走路子,从严格意义上讲还算不上是商战。即便如此,普通消费者还是得到了价格上的实惠,每桶纯净水的价格降到20元左右。
如今买纯净水饮用的人再也不是当初因为追求时尚而买概念了,卫生、健康、方便是纯净水占据市场的主要优势。在行业标准的指导下,“皖露”、“益加力”、“天泉”、“集晶”、“方达”、“绿源”、“惠泉”、“王牌”、“春露”、“相露”等经历了市场磨砺支撑下来的纯净水厂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的改造。与此同时,大量不知名的小水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随着纯净水消费者的急剧增多,出现了大大小小200多家水厂。淮北的纯净水市场逐步成型,纯净水从每天几百桶发展到几万桶,每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