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免维护电瓶损坏的原因及修复.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免维护电瓶损坏的原因及修复.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8/10/3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免维护电瓶损坏的原因及修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免维护电瓶的优点:
    目前铅酸型免维护电瓶应用十分广泛,它具有价格低廉(相对福镍电池)、使用方便、使用时问长、高低温性能好、放电效率高及没有记忆效应等优点。我们使用它作为储存电能的装置,先用直流电源对其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把外负载与之相接,这样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而送给外接负载。
二、电瓶工作原理与惰性:
    在正常的放电情况下,电瓶的正负极放电的产物均为大量微粒的硫酸铅,它以疏松多孔的形式均匀地分布在隔板上。如果在使用电瓶的过程中维护不当,如过放电后不及时充电,或电瓶长期搁置不充电,或电瓶本身因电解液不纯而有自放电的问题,这样早先因放电从电解液中析出的硫酸铅微粒上就会随时问的推移而不断地有其它的硫酸铅微粒从电解液中析出与之粘接,长时问后,在隔板上就会布满一层坚硬致密的硫酸铅,它儿乎不溶于电解液中,导电性又很差,故很难在一般正常充电时通过溶解沉积的过程而转化为活性物质,因此充电时电瓶就充不进电或电流很小,这就是铅酸型免维护电瓶惰化问题的
成因。此时用摸拟表测量电瓶的正负极之问的电阻,其阻值一般为几十欧姆至几百欧姆,严重的可为几千欧姆甚至更大。电瓶的端电压明显下降,12V和6V的电瓶一般降到11V和5V以下。
三、消除惰性的原理:
    尽管电瓶正负极板上的坚硬致密的硫酸铅薄层导电性很差,但它在高电压下可被击穿。因此可先制作一个能产生较高直流电压的直流电源,其输出的直流电压人工可控制其通断,利用瞬时高电压(60V)击穿附结在电瓶正负极板上的坚硬致密的硫酸铅薄层,同时由于将充电电流控制得较小(小于2A),每触发充一次电的时问较短(零点儿秒),因此电瓶内正负极板不会发生断裂或弯曲,在正负极板上的用于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也不会脱落。这样多次地用瞬时高电压、小电流对惰化电瓶进行充电后,附在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薄层就会部分被击穿,这样原来被硫酸铅薄层完全包裹的电瓶正负极板就露出一部分与电解液稀硫酸接触,这就使电瓶内部的正负极间充电回路导通(只是这时正负极板上还包裹有部分硫酸铅,电瓶正负极端的电阻较正常值大),于是此时我们就可用常规充电机对惰化电瓶充电,由铅酸型免维护电瓶在充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
  PbSO4+2H2O+PbSO4-> PbO2+ 2H2SO4+ Pb
可知,部分包在电瓶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在电化学反应下与水(H2O)反应被分解成稀硫酸、PbO2、Pb(其中PbO2附在阳极上,Pb附在阴极上),而这三者的导电性都很好。随着充电时问的延长,最终包在电瓶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通过与水的电化学反应全部分解成稀硫酸、PbO2、Pb,从而这就完全消除了电瓶的惰化。
四、修复过程:
    将脉冲式触发充电器接上交流电,使充电器输出端的正负极有60V的直流电输出,把负极端的夹了夹在电瓶的负极接头上,用手拿着正极端的细铁棍的绝缘部位,把细铁棍与电瓶的正极接头相碰,然后马上分开,这样反复多次,结束对电瓶的脉冲式触发充电。
    取下电瓶,再将电瓶用一最高档位为30V的常规充电机充电,充电档位打到最高档(这是对12V电瓶而言,如对6V电瓶则充电档位最高允许打到15V),待充电电流超过2A时,就逐步降低充电电压,但需要一直将充电电流保持在2A,当充电电压降低到正常值时(12V电瓶的正常充电电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