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班主任治班方略.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班主任治班方略.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10/3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班主任治班方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班主任治班方略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的基本保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下面就班级的管理谈谈我的几点意见。
1、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注重培养学生干部,使之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在班干部的选择上,既有适当的民主,又有班主任的行政干预,堵住了一些同学所谓不民主的悠悠之口。班干选出来之后,明确个人的职责着重于干部的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完成从“拉着走——带着走——放手走”的训练,班级日常工作逐步由学生干部主持。在团干方面重视对团员的思想品质教育,健全团的组织生活,提高团支部的战斗力。负责的班干部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2. 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
马卡连柯“前景教育”思想认为,要激励一个集体,首先必须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希望,能团结大家、激励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这种局面形成时,这个团体就有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这种集体舆论不是班主任的单向灌输,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对全班成员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

少说胜过多说
有一则故事:战国时期,墨子的弟子问老师:“说话多好,还是少好?”墨子回答说:“青蛙、蛤蟆、苍蝇白天黑夜不停地叫,叫得口干舌燥,可是却没有人听。雄鸡只在黎明时啼叫,而天下惊醒。”可见,说话多了不一定有好处,重要的是要说的切合时机。班主任给学生讲话,也一样,能少说的就少说,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说。
少管胜过多管
少管是指不要鸡毛蒜皮的事儿样样都管,管得学生少了朝气与灵性,管得班里没了生动活泼,成了死水一潭。少管是指管理中只定出方向、原则。只要学生不违反原则性的班规班纪,多些灵活性又有何妨。孩子们正值青春年少,活泼好动,这是天性使然。宽松的环境,更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自我意识,这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个别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统一的坐姿,作业要求统一的格式,自****课只准相邻座位的同学讨论问题等等,这些规定,都是扼杀学生个性的“多管”。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摈弃这种“多管”。
少干胜过多干
俗话说,有多勤快的父母就有多懒惰的孩子。这话虽有偏颇,但也有合理的成份。班级也是这样,班主任要把班里的日常事务交给学生,给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就像幼儿学步一样,总得摔几跤才能学会走路。
“保姆式”的班主任很辛苦,但包揽、包办的做法却不利于学生学会做事,不利于学生成长。

师生关系这对矛盾,一直处于重要位置。我在工作中,有时感悟到:当师生矛盾激化时,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师生的地位不是对等的,学生出现错误就理论上是必然的,而教师去引导施教是天职,因此,不能去顶、去争、去压,而应以宽阔的胸怀、和谐的包容,去做真诚的教育。
班主任工作中经常要和学生交流沟通,在师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意方式方法,会有意无意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师生关系必然僵化,教师虽有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甚至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也难以收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班”的效果,而且由于缺少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