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2.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2.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8/11/4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渭南市临渭区南塬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基本情况
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辖22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495个行政村,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总人口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万人。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秦岭山地、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和渭北平原。其中渭河以北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南部秦岭山地和黄土台塬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资源匮乏,土壤贫瘠,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困难,农村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这一地区地处陇海铁路以南,包括桥南、大王、阳郭、崇宁、丰原、河西、闫村、三张八个乡镇和向阳、站南两个办事处,共219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6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23%,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区域,也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
二、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一)、地形地貌
临渭区南塬地貌多样,分为黄土台塬、丘陵沟壑和秦岭山地三个地貌单元。海拔335-2249米,其中:,海拔范围550-700米,塬面北低南高,并以尤河为分界分为东西两塬。西塬沟壑较多,起伏较大,塬面破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东塬比较平坦完整,古称长埝塬,素有“华阴华州水浇田,不如渭南长寿塬”之说;丘陵沟壑主要分布在阳郭镇南部、桥南镇北部和大王乡境内,
万亩,海拔700-1000米,以梁状丘陵和梁沟相间的地形为主,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秦岭山地,包括桥南镇和大王乡南部的旺旺山、二朗山、箭峪岭等石质山地,,海拔900-2449米,山势陡峭,峡谷深切,岩石裸露,多急流,土层几乎侵蚀殆尽。
二、河流水系
南塬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尤河、零河、赤水河三条,尤河、零河、赤水河均在渭河南岸,发源于秦岭山地,且由南向北呈“川”字形注入渭河,是渭河的支流,尤河是南塬范围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是南塬区水资源的主产区,年平均流量374万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60%。零河,西与西安市临潼区为界畔,全流域面积304平方公里,,河道主流长49公里,区境内长27公里,年径流深43毫米;赤水河,东部与华县接壤,全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年径流深298毫米。境内最大的水库为尤河水库,雄踞于东西两塬之间,库容2450万立方米,是渭南城区饮水的重要来源地。除此而外,南塬还有箭峪、三张等小型水库13个。
三、气侯条件
南塬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月份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1℃,℃,﹥10℃的积温4454℃。塬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60毫米,80%的年份为530-600毫米,且集中分布在六、七、八三个月份,%,山区降水一般在650毫米以上,初霜期平均在十月下旬,终霜期平均在四月上旬,平均无霜期为219天,,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阴雨、沙尘暴、干热风、冰雹、霜冻、倒春寒等。
四、土壤条件
南塬范围内的主要土壤种类为娄土、黄土性土、褐土和棕色森林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