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程
火
灾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施工单位:
编制时间:2011年12月9日
目录
一、火灾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03)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04)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04)
四、预防与警报……………………………………………………(06)
五、信息报告程序…………………………………………………(10)
六、应急处置………………………………………………………(11)
七、应急主要物资与装备保障……………………………………(17)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增强全体职工的消防意识,搞好消防工作,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遵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到人员明确,责任到人,必须迅速及时地将火扑灭。针对聚镇二标段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特制定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事故类型
各类火灾事故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据现场实际及风险评价四级分类如下:
Ⅰ级(特别重大):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动火作业现场。
Ⅱ级(重大):食堂煤气
Ⅲ级(较大):生活区、办公区
Ⅳ级(一般) :木工棚、木料、配电室
(二)危害程度分析
(1)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仓库等多是临时性易燃建筑,且相对集中,一旦失火,容易蔓延成灾。
(2)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有油毡、木料、草袋、油料等可燃物品。且施工期间动火作业多,电气焊、喷灯等明火作业极易引燃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及爆炸。
(3)施工工地临时线路多,电气设备使用多,容易短路或漏电, 导致电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灾。
(4)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各不相同,交叉作业多,如人员素质低,缺乏应有的防火常识,不正确操作电气设备,使施工中的火险隐患逐步增加。
以上情况一旦引发火灾,易造成现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建筑物和群众,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物重大损失。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原则。
2、坚持保护人员安全优先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体系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 ×××
副总指挥:×××、×××
通信联络组:、×××、×××
技术组:×××、×××、×××、×××
抢险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1)总指挥:启动和解除应急预案,指挥应急救援,配合上级和政府部门。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的具体行动,并实施决策。
(3)通信联络组
①负责收集、分析和传递现场信息,确保与总指挥或副总指挥、集团公司以及外部联系畅通;
②负责组织对事发现场的拍照、摄像工作;
③负责对外界的信息发布和报道;事故扩大应急后,负责向周边居民、社区的对外信息公告。
(4)技术组
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应急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及完善;
③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技术资料;
④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应急结果的评估及复工方案。
(5)抢险救援组
①实施抢险救援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③负责抢险救援现场的安全防护,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④抢险救援结束后,报告总指挥,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6)后勤保障组
①提供必须的抢险救援物资及设备;
②保证现场救援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③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④负责与外部医疗、公安、救援等机构的联系协调,在专业医护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护理(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⑤负责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预防与警报
(一)危险源监控
、生活区域和施工场区的危险源,采取定期检查、日常值班巡逻、作业过程专人监护。
(1)建立动火审批制度
现场动火均按二级动火作业要求实施,二级动火证由项目防火负责人填写,报本单位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