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人民大学诸葛忆兵晏殊——北宋词初祖文人的创作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最先引起人们注意并得到广泛喜爱的是那些篇幅短小、精练含蓄的小词,就是“小令”体式。白居易《就花枝》: 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掷骰盘呼大采。唐人小令出于酒令。酒令特点:“短歌悦耳,无致人厌。”(清张荩《彷园酒评·酒德》)如《回波乐》《倾杯乐》《三台》《抛球乐》《荷叶杯》《上行杯》《酒泉子》……北宋前期词人以一种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对待现实生活。所以,北宋前期小令就没有了唐末五代的及时行乐、惟恐时日无多的急迫感和看不到国家与个人出路时的绝望感,而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平缓舒徐的节奏、雅致文丽的语言,形成了闲雅舒徐的总体风貌。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幼孤,7岁能文,乡里号为“神童”。真宗景德元年(1004)14岁时张知白以神童荐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天圣三年(1025)35岁时自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自此进入二府。至和二年(1055)卒,谥元献,世称晏元献。《珠玉词》三卷,存130余首。1、“贵族式”的哀愁晏殊大半生养尊处优,因此他的歌词就少有跌荡起伏的情感波折,而多为“贵族式”的淡淡哀愁,是一些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 ·时光流逝·世事得失·生命的无意义消耗……《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破阵子》: 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不停。《踏莎行》: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渔家傲》: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清平乐》: 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2、写离情相思,情景开阔《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时穷,只有相思无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