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引号用法.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引号用法.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8/11/15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引号用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用法主要只有三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这是引号最基本的用法,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等。例如:
    ,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
   这句话中引号的用法就是引用他人说的话。但引号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例如:
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卢沟桥烽火》)
,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
“合作”的话题。(《学会合作》)
2.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在这些句子中,“合作”、“能源危机”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
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卢沟桥烽火》)
2.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夜晚的实验》)
3. 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明天,我们毕业》)
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都是“瞎子”呀。(《夜晚的实验》)
说明:“瞎子”本来的意思是指双目失明的人,在这里是指被蒙上眼睛的蝙蝠。
2.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夜晚的实验》)
说明:耳朵怎么能“穿透”黑夜?怎么能“听”到物体呢?在这里是说蝙蝠的耳朵没有“视线”,却能像视线那样“穿透”黑暗,去发现黑暗中的物体;耳朵只会听声音,在这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感受到前方的物体,所以“穿透”“听”加上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3.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最大的麦穗》)
说明:这里的麦穗不再是田里长出来的麦穗,而是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4.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理想的风筝》)
说明:“瓦片儿”原来是指一片片的瓦或瓦的碎片,在这里则是指形状像瓦片的风筝。
5. 中午15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明天,我们毕业》)
说明:“必修课”原来是指按照规定必须学****的课程,跟“选修课”相区别。在这里是指我们每天都要上的15分钟的写字课。
6. 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聂将军与日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