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反规划”之台州案例.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反规划”之台州案例.doc

上传人:cxmckate6 2015/9/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反规划”之台州案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7年2月5日出版:《建筑与文化》2007(1):20-23 作者: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韩西丽关键字:反规划;台州;安全格局
1、背景
台州市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市域陆地面积9413平方公里,人口546万。市区1536平方公里是本研究的主要范围,由椒江、路桥、黄岩3个区位核心构成,空间上呈三足之势,。
台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台风和洪涝灾害频繁。区域内有丰富的山林景观,三个建成区围绕的绿心是台州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境内大小河流有700多条,河塘水网密布,湿地丰富。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因为其对农耕环境的生态意义,这个山林与水网景观系统一直得到良好的呵护并被编织入乡土景观之中。
台州文化景观丰富,包括宗教文化景观、海塘水闸等工程设施景观、历史建筑和街区等。黄岩蜜桔是独特自然条件和千百年来人类活动的共同产物,大片的柑橘园成为一大乡土景观特色.
八十年代以来,台州经济快速增长,是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扩张基本上由单一经济发展所推动,混乱的城市扩张使大地景观丧失生态的完整性和地域特色。
2 、目标和方法
通过“反规划”途径,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EI),来保障关键的自然和文化过程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大地景观的生态完整性和地域特色,并为城市居民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这个EI将作为区域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并引导和框限城市的空间形态和格局。
“反规划”是应对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俞孔坚、李迪华,2002,2003)。“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反规划”远远不是绿地优先的概念。在当今中国的城市与土地忧患背景下,作者之所以用“反规划”概念,不但希望能把一些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更主要的是想传达更丰富的含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反思城市状态:它表达了对我国城市和城市发展中一些系统性问题的一种反思;
第二,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它表达了对我国几十年来实行的传统规划方法的反思;
第三,逆向的规划程序:首先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以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
第四,负的规划成果:在提供给决策者的规划成果上体现的是一个强制性的不发展区域,构成城市发展的“底”,即:生态基础设施,它定义了未来城市空间形态,并为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开发松绑。
生态基础设施通过三个尺度来建立:宏观,中观,微观。
这三个尺度上的EI规划和设计分别与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正规划”)的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阶段、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规划阶段、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各个阶段相对应(表1),并分别成为各个建设规划阶段的基础。
表1“反规划”与“正规划”的空间关系
Table-parisons Between Conventional Approach and Negative Planning
尺度
反规划
(区域和城市EI规划)
正规划
(城乡建设物质空间规划)
宏观
(>100平方公里)
区域EI总体规划:在什么地方不可建设。引导和框限城市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