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人工冬眠及氯丙嗪.doc

格式:doc   大小:12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工冬眠及氯丙嗪.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8/11/20 文件大小:1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工冬眠及氯丙嗪.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工冬眠的方法是将***丙嗪和异丙嗪两种药物等量混合,按每公斤体重1毫克的剂量加入输液小壶中静脉滴入,半小时后如呼吸和脉搏都平稳,可用同等剂量肌肉注射一次,这时患儿即可进入沉睡状态。患儿入睡后在腹股沟、腋下放上冰袋,躯干部可用低于体温2℃~3℃的水做温湿敷。如果患儿出现寒战、紫绀和烦躁等寒冷反应,说明冬眠药作用不够,应该撤去冰袋和温湿敷,增加冬眠药物,然后再用冰袋等物理降温。
应用冬眠疗法后,患儿无寒冷反应,耐受良好,体温逐渐下降,说明诱导成功,然后开始进入维持阶段。维持阶段每2~4小时注射一次冬眠混合剂,最好将药物加入输液小壶中滴入,避免肌肉注射时疼痛惊醒患儿。使患儿维持在冬眠状态,体温维持在34℃~35℃之间。低温维持时间一般以16~24小时为宜,必要时可适当延长,但不要超过3天,以免副作用过多。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停止冬眠给药,并逐渐撤去冰袋,使体温逐渐恢复到正常,患儿逐渐清醒。
患儿冬眠期间一定要有专人看护,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面色、瞳孔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要注意补充液体,以免血管扩张后血压下降人工冬眠疗法
1、人工冬眠疗法我们知道:在严重的外伤、感染、中毒或精神创伤等恶劣环境下,均可引起机体过度的应激反应,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使糖原大量分解、能量大量消耗和代谢明显增加,以及小动脉强烈收缩,致使循环缺血、肥大细胞释放组***,造成组织水肿、细胞缺氧,进而产生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DIC)。其实,在某些环境下,过度的的应激不但无利,反而(如休克)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以至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导致机体衰竭、死亡。人工冬眠疗法是以药物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一种降温方法。人工冬眠具有强有力的中枢神经保护性抑制作用,能使机体沉睡、降温、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烧伤整形科曲应伟人工冬眠疗法,就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在于减轻机体的过度应激反应,使机体处于冬眠状态(如类似过冬的青蛙等动物冬眠),以降低代谢、减轻细胞耗氧、改善微循环、免于细胞遭受严重损害,让机体避开危险、度过难关,为其原发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提供了前提。这是人类医学及仿生物学共同研究的结果,故而称谓人工冬眠疗法。人工冬眠是用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手段。冬眠Ⅰ号不仅对大脑皮质具有广泛抑制作用,而且对下丘脑体温中枢和植物神经中枢均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对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有阻断作用,能镇痛、冬镇静,使机体进入冬眠状态,降低体温和基础代谢,减少组织器官耗氧量,降低机体对各种剧烈病理性刺激的反应,达到“保护性抑制”作用。眠疗法有镇痛、镇静、三降(降体温、降低代谢及降低机体反应)效能和一定抗休克(改善微循环,抑制细菌代谢及繁殖)作用,使呼吸频率下降、体温下降、脉搏减慢至正常范围,尿量逐渐增加(>800ml/24h),收缩压稳定在治疗前水平。降低机体对各种剧烈病理刺激的反应,使病情得到显著缓解或控制,使机体度过危险期,并赢得时间发挥其他治疗的作用。
2、人工冬眠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适应症:①严重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如中毒性痢疾、脑炎、破伤风等。冬眠疗法降温主要适用于重症感染所致的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惊厥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②中枢性高热、中暑等。③严重的中毒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及严重的烧伤。④重症脑外伤或其他重症脑病。⑤甲状腺危象。⑥子痫及其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危象。⑦顽固性疼痛,如急性心肌梗塞、幻肢痛、
肿瘤引起的剧痛,一般措施不能止痛者。⑧高度精神紧张。(2)禁忌症:(1)血容量显著减少,而未纠正之前。(2)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3)严重的贫血。
3、常用的冬眠药物(1)***丙嗪: 为强效安定剂,在中枢神经系统能拮抗去甲肾上腺素的兴奋作用。对皮下中枢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尤其体温调节中枢,因而能降体温,减低新陈代谢,减低耗氧量,降低机体对剧烈病理刺激的反应,进入深睡,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故用于治疗高热及惊厥、剧痛及高度精神兴奋状态。***丙嗪有强大的外周抗肾上腺素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故可用于治疗休克,每次用量为25mg。
(2)乙酰丙嗪:催眠作用较***丙嗪强,降温作用相同,每次用量为20mg。
(3)哌替啶(度冷丁) :为中枢性镇静剂,减少恐惧,能产生欣快感,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远较吗啡轻,故常用于各种剧烈疼痛。为冬眠疗法的主药,每次用量为50~100mg。
(4)异丙嗪(非那根) :有中枢催眠及镇痛作用,能强化呱替啶。有显著的抗组***及抗胆碱能作用,对于改善微循环有所帮助,每次用量为50mg。
(5)氢化麦角碱(海德嗪) :有中枢性镇痛作用,能强化度冷丁及异丙嗪作用。尚有中枢性心率缓慢及抑制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末梢作用为交感神经阻滞剂,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