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资质不齐、执照不全、收费不一、标准不定让人很头疼
深圳晚报见者徐龙晨报道每年210万儿童因室内装修污染导致死伤、5000多万人次因室内空气污染就诊、68%的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专修成了生活中的必修课。一方面是家居环境的总体不乐观,另一方面是市民对健康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伴随着这样的矛盾,不少市民开始向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寻求帮助,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深圳市场上的相关机构,却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现状】
六成市民警惕新房空气质量
你会对新房空气质量了解吗?昨天,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30位深圳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结果显示,有19人表示“希望能通过空气检测了解新房是否安全”,%。此外,在调查中,%的受访者表示,“入住前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的受访者表示,“入住后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检测”,而其中,近八成受访者表示,“空气中是否有异味”是决定是否检测的主要标准。
不过,在调查中,市民普遍反映,虽有检测意愿,但是,上哪里去找检测单位,却让自己很头疼。
“以前我们对装修污染也是不太了解,现在这几年媒体的关注,也让我们重视起来。自己也曾经试着找过这样的机构。”市民王先生说,自己也曾在百度上搜索过装修检测的公司,但是看到五花八门自称是“室内环境检测中心”的网站后,自己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王先生看来,空气检测图的是一个安心,然而,由于自己并非专业人士,即便被骗,也无从知晓。“我觉得,现在的情况是,检测机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会不会有的机构把原先检测结果没问题的,说成有问题,从中牟利呢?”王先生质疑道。
【调查】
机构资质水平扑朔迷离
深圳室内空气检测业界的情况如何?记者近期通过百度,随机抽选了本市10家室内空气检测机构。在登录网站后,记者发现,这些机构大都宣称自己“相对独立”、“专业从事室内空气检测”。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这10家网站中,有2家都自称是“深圳第一家从事室内环境检测并获取CMA认证的权威机构”。
据悉,在业内,在业内,所谓“权威检测数据”即一份带有“CMA”标记的报告。通俗的说,“CMA”分别由英文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三个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组成,意为"中国计量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规定: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这种考核称为计量认证。计量认证是我国通过计量立法,对为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实验室)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点的政府对实验室的强制认可。经计量认证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所提供的数据,用于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作为公证数据,具有法律效力。一家机构只有取得“CMA”,所出具的检测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调查中,这10家检测机构的网站上,仅有四家提供了带有“CMA”标志的报告图片,其他网站为提供有关书面说明。不过,即便是带有“CMA”认知,一些机构的权威性却需质疑。在一家提供“CMA”标志的机构网站上,记者发现,在检测说明中写道“按GB/T 18883-2002,室内关闭门窗2—5小时”,然而在记者查询GB/T 18883-2002标准后发现,该标准中,对关闭门窗的时间规定为12小时,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