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慢性鼻窦炎.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鼻窦炎.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1/22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鼻窦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慢性鼻窦炎临床诊疗指南
一、慢性上颌窦炎
慢性上颌窦炎是上颌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常继发于急性鼻窦炎。
【临床表现】
、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食欲缺乏、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持续低热。分泌物可自后鼻孔倒流。
,局部疼痛和头痛及其他症状。
(1)鼻部症状:包括流脓涕、鼻塞及嗅觉障碍等症状。①流脓涕:多为黏脓性或脓性涕,白色或黄色,量多少不一,与患者体位有关。②鼻塞:鼻甲黏膜慢性充血、肿胀,息肉样变性,鼻息肉形成,分泌物过多或过稠,鼻腔解剖变异等,均可致鼻塞。③嗅觉障碍:多表现为嗅觉减退、迟钝、失嗅等,多为暂时性症状,少数为永久性。
(2)头痛:部分患者有头痛,常表现为头部沉重压迫感、钝痛或闷胀痛,头痛的时间、性质及部位与急性上颌窦炎近似,但较急性上颌窦炎稍轻。
【诊断要点】
、诱因、鼻塞、脓涕及头痛特点。
、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变窄、黏膜水肿或有息肉生成。中鼻道黄脓涕;上颌窦前壁压痛。
;CT扫描显示上颌窦软组织影,提示黏膜组织增厚,部分患者上颌窦内有积液征。

【治疗方案及原则】
:
(1)全身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只有在有急性发作征象者或有化脓性并发症的时候才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也可辅以中成药。
(2)局部类固醇:收缩肿胀的黏膜、抗炎抗水肿,以利于鼻窦通气和引流。
(3)黏液促排剂:稀释鼻涕和促进其排出,并有利于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恢复。
(4)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多次反复穿刺冲洗(每周1〜2次,使上颌窦腔内的分泌物排出,窦口通畅,鼻通气改善,鼻涕减少。窦内还可灌入抗生素、酶类及激素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5)负压置换法:用负压吸引法使鼻腔和鼻窦内压力交替改变而使药液进入鼻窦。
(6)一般物理治疗:如超声雾化,透热疗法,中、短波或超短波治疗,也可用散焦***氖激光器照射窦腔。
:首选鼻内镜手术。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建立上颌窦鼻腔通气引流通道,可有效缓解症状和有助于炎症的消退。手术后应配合抗生素、黏液促排剂及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
二、慢性额窦炎
慢性额窦炎是额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常继发于急性额窦炎或邻近鼻窦,特别是筛窦的感染。
【临床表现】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前额胀痛或钝痛,可伴眶上神经痛。鼻塞明显,常上午较重。鼻涕为脓性或黏脓性,上午多,与头位引流有关。嗅觉减退,若伴额骨骨髓炎,可形成额窦前部的瘘管。
【诊断要点】

,中鼻道前上方脓涕。
,尤其是CT扫描提示额窦密度增高或黏膜肥厚影。
【治疗方案及原则】
:
(1)全身药物治疗:通常在有急性发作征象者或有化脓性并发症的时候给予全身应用抗生素,也可辅以中成药。
(2)局部类固醇:收缩肿胀的黏膜、抗炎抗水肿,以利于鼻窦通气和引流。
(3)减充血剂:使用时间宜在7〜10天。
(4)黏液促排剂:稀释鼻涕和促进其排出,并有利于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恢复。
(5)额窦导管冲洗术:多次反复穿刺冲洗(每周1〜2次)。同时窦内还可灌入抗生素、酶类及激素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6)负压置换法:用负压吸引法使鼻腔和鼻窦内压力交替改变而使药液进。
(7)一般物理治疗:如超声雾化,透热疗法,中、短波或超短波治疗,也可用散焦***氖激光器照射窦腔。
:首选鼻内镜手术。经鼻开放额窦,可有效缓解症状和有助于炎症的消退。手术后应配合抗生素、黏液促排剂及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
三、慢性筛窦炎
慢性筛窦炎是筛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感染,常继发于急性筛窦炎。慢性筛窦炎是所有鼻窦慢性炎症中最常见的。
【临床表现】
慢性筛窦炎的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偶有内眦部疼痛或酸胀感,伴脓涕及嗅觉减退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视力下降或眼球运动障碍,常提示出现并发症。
【诊断要点】
、鼻塞和脓涕及头痛特点。
,中甲肿胀,中鼻道或嗅裂区脓性涕。
;CT扫描显示筛窦软组织影,表现为前组筛窦或前后筛窦均为软组织影,偶见单纯后组筛窦软组织影。
【治疗方案及原则】
原则同慢性上颌窦炎。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经鼻内镜下筛窦手术。
四、慢性蝶窦炎
慢性蝶窦炎是蝶窦黏膜的慢性化脓性感染,可由急性蝶窦炎迁延而来,多伴筛窦炎症,单纯蝶窦发病又称为孤立性蝶窦炎。
【临床表现】
:单纯蝶窦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