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世说新语》.docx

格式:docx   大小:57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说新语》.docx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8/11/23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说新语》.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①。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③。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①陈太丘:陈寔。参看《德行》第6 则注①。期:约定时间。日中:日到中天;中午。②委:抛弃。③引:招引;拉。
【译文】太丘长陈寔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寔不管他,自己走了,走了以后,那位朋友才到。当时陈寔儿子元方才六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再也不回看一眼。
(2)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①。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②,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③。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④。其见礼如此。
【注释】①宗世林:宗承,字世林,以德行为世所重。曹操年轻时,想和他结交,遭到拒绝。②司空:官名,是三公之一。曹操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 年)为司空,总揽朝政。③见疏:被疏远。曹操后来只是在礼节上厚待宗世林,但是压低他的官职。④文帝兄弟: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等。曹丕为魏文帝。造:前往;到。床下:坐床前。
【译文】南阳郡人宗世林,是和魏武帝曹操同时代的入,他很瞧不起曹操的为人,不肯和曹操结交。曹操到做了司空,总揽朝廷大权的时候,曾经安闲地问宗世林:“现在可不可以结交呢?”宗世林回答说:“我的松柏一样的意志还没有变。”宗世林因为不合曹操心意被疏远以后,”官职很低,和他的德行不相配。但是曹丕兄弟每次登门拜访,都是以晚辈的身分,特别在他的坐床前行拜见礼。他就是这样地受到尊敬。
(3)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客①。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②?”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③。”
【注释】①受禅(shàn):接受禅让帝位,指曹丕登位称帝。公元220 年农历正月,曹操死,其子曹丕继位为汉丞相,十月,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称皇帝。陈群:字长文,东汉末,曹操召他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迁御少中丞曹丕即帝位后,迁尚书令。戚容:忧伤的神色。②应天受命:指登帝位。帝王都认为自己是顺应天意、接受天命而登位的。③华歆:字子鱼,曹操召他为议郎,后任尚书令、御史大夫。建安十九年(公元214 年)禀承曹操意旨领兵入宫收杀皇后伏氏,灭其族。曹丕即帝位后,迁为司空。服膺先朝:指不忘汉朝。两人都当过汉朝的臣子,要表示不忘汉室之恩。服膺,谨记在心中。圣化:圣人的教化,这里指盛世。按:陈、华二人一直依附曹魏,当然不会对汉朝的灭亡感到痛心疾首。这里听说的话有说是其子孙,门客的附会。
【译文】魏文帝称帝,陈群面带愁容。文帝问他:“朕顺应天命即帝位,你为什么不高兴?”陈群回答说:“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
(4)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①。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②。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③。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
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④。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注释】①郭淮:字伯济,魏朝时任雍州刺史,齐王曹芳嘉平元年(公元249 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在关中(今陕西省地)三十多年,功绩显著。都督:官名,地方军政长官,战庸:战功。庸即功劳。②王凌:历任司空、太尉,密谋废立,司马懿当时为魏朝大将军(晋朝时追尊为宣帝),亲自领兵讨代他,便***。坐凌事:因王凌事获罪。③征摄:收捕。戒装:准备行装。克日:定期。④徇:谋求。身首:这里指性命。
【译文】郭淮出任关中都督期间,很得民心,也多次建立过战功。郭淮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为王凌犯罪事受株连,应当一起处死。派来逮捕她的官吏要人要得很急,郭淮让妻子准备好行装,限定日子就要上路。州和都督府的文武官员和百姓都劝说郭淮起兵反抗,郭淮不同意。到期打发妻子上路,百姓号陶痛哭、一路跟着呼唤不舍的有几万人。走了几十里路后,郭淮到底还是叫手下的人去把夫人追回来,于是文武官员飞跑传命,好像救自家性命那么急。夫人追回来以后,郭淮写了封信给宣帝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