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旋纽模具毕业设计.pdf

格式:pdf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旋纽模具毕业设计.pdf

上传人:wxbdoc6 2013/7/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旋纽模具毕业设计.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旋纽模具的设计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塑件的材料采用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属热塑性塑料,该塑料具有
如下的成型特性:
z 无定形料、吸湿性大、不易分解。
z 质脆、表面硬度低。
z 流动性中等,溢边值 左右
,易发生填充不良、缩孔、凹痕、
熔接痕等缺陷。
z 宜取高压注射,在不出现缺陷的条件下宜取高料温、模温,可增加流动性,
降低内应力、方向性,改善透明度及强度。
z 模具浇注系统应对料流阻力小,脱模斜度应大,顶出均匀,表面粗糙度应好,
注意排气。
1
z 质透明,要注意防止出现气泡、银丝、熔接痕及滞料分解、混入杂质。
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1)塑件的结构分析
该零件的总体形状为圆形,结构比较简单。
2)塑件尺寸精度的分析
该零件的重要尺寸,如,± 的尺寸精度为 3 级,次重要尺寸
± 的尺寸精度为 4 级,其它尺寸均无公差要求,一般可采用 8 级精度。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属中等偏上,对应模具相关零件尺寸的
加工可保证。从塑件的壁厚上来看,壁厚最大处为 ,最小处为 ,壁
厚差为 ,较为均匀。
3)表面质量的分析
该零件的表面要求无凹坑等缺陷外,表面无其它特别的要求,故比较容易实现。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注射时在工艺参数控制得较好的情况下,零件的成型要求
可以得到保证。
3、塑件的体积重量
计算塑件的重量是为了选用注射机及确定模具型腔数。
计算得塑件的体积:V=9132mm3
计算塑件的质量:公式为 W=Vρ
根据设计手册查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为ρ=,故塑件的重量为:
W=Vρ
=9132××10-3
=
根据注射所需的压力和塑件的重量以及其它情况,可初步选用的注射机为:SZ-
60/40 型注塑成型机,该注塑机的各参数如下表所示:
理论注射量/cm3 60 移模行程/mm 180
螺杆直径/mm 30 最大模具厚度/mm 280
注射压力/Mp 150 最小模具厚度/mm 160
锁模力/KN 400 喷嘴球半径/mm 15
拉杆内间距/mm 295×185 喷嘴口孔径/mm
2
4 、塑件的注射工
艺参数
的确定
根据情况,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成型工艺参数可作如下选择,在试模时可根据实际
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注射温度:包括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
料筒温度:后段温度 t1 选用 180℃
中段温度 t2 选用 200℃
前段温度 t3 选用 220℃
喷嘴温度:选用 220℃
注射压力:选用 100MP
注射时间:选用 20s
保压时间:选用 2s
保压: 80MP
冷却时间:选用 28s
总周期: 50s
二、型腔数的确定及浇注系统的设计
1、分型面的选择

该塑件为旋纽,表面质量无特殊要求,
端部因与人手指接触因此形成自然圆角,此
零件可采用右图所示的分型面比较合适。
2、型腔数的确定
3
型腔数的确定有多种方法,本题采用注射机的注射量来确定它的数目。其公式如
下:
n2=(G-C)/V
式中:G——注射机的公称注射量/cm3
V——单个制品的体积/cm3
C——浇道和浇口的总体积/cm3
生产中每次实际注射量应为公称注射量 G 的(-)倍,现取 进行
计算。每件制品所需浇注系统的体积为制品体积的(-1)倍,现取 C= 进行
计算。
n2===(×60)/90132=
由以上的计算可知,可采用一模两腔的模具结构。
3、确定型腔的排列方式
本塑件在注射时采用一模两件,即模具需要两个型腔。综合考虑浇注系统、模具
结构的复杂程度等因素,拟采用下图所示的型腔排列方式。

4、浇注系统的设计
1)主流道的设计
根据设计手册查得 SZ-60/40 型注射机喷嘴有关尺寸如下:
喷嘴前端孔径:d0=
喷嘴前端球面半径:R0=15mm
为了使凝料能顺利拔出,主流道的小端直径 D 应稍大于注射
喷嘴直径 d。
D=d+(-1)mm=+1=
主流道的半锥角α通常为 1°-2°过大的锥角会产生湍流或涡流,卷入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