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保税货物: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保税货物的分类:
保税加工货物在境内加工装配并复运出境
(1)来料加工(2)进料加工
保税物流货物在境内储存并复运出境
国际转运货物
供应国际运输工具的物料
进口寄售用于维修外国商品的零配件
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
保税货物的特点
1、经审核批准 
2、暂缓征税
3、在境内储存或加工、装配
4、复运出境
保税制度的特点
1、经有关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2、无需办理纳税和减免税手续
3、进口时原则上免予许可证管理
4、企业在监管期内接受监管部门的保税核查
5、海关监管的时间和空间都有延伸
6、海关核销结案后才能实质结关
加工贸易分类
按进口料件所有权转移与否为标准:
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而进口的料件,其所有权仍属于境外企业。
进料加工:
进料加工而进口的料件,其所有权属于境内经营企业。
保税加工货物的范围
、装配出口产品而从国外进口且海关准予保税的原材料、零部件、器件、包装物料、辅助材料(简称料件);
2. 用进口保税料件生产的成品、半成品;
3. 在保税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残次品、边角料和剩余料件。(会判断)
剩余料件: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过程中剩余的可以继续用于加工制成品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
边角料: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海关核定的单耗标准内、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再用于加工该合同项下出口制成品的数量合理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残次品: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严重缺陷或者达不到出口合同标准,无法复出口的制成品。(包括完成品和未完成品)
副产品: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加工生产出口合同规定的制成品(主产品)过程中同时产生的,且出口合同未规定应当复出口
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产品。
保税加工的监管模式
(一)手册管理
1. 纸质手册含义
加工贸易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管理是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进行监管的一种形式,是加工贸易合同从备案、进口、出口、核销、结案整个过程的书面记录,是海关进行加工贸易监管的依据之一。
2、手册形式:纸质手册、电子手册
加工贸易纸质手册编号由12位阿拉伯数字和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编号规则如下:
第1位为英文字母,其中“B”表示来料加工,“C”表示进料加工,“D”表示进口设备;第2~5位表示关区代码;第6位表示年份;第7位表示经营单位的企业性质,其中“1”表示国营企业,“2”表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表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4”表示外商独资企业;第8~12位是手册顺序号。
(二)联网监管模式
(三)特殊管制
单耗: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单位成品所耗用料件的量。
单耗包括净耗和工艺损耗。
※保税加工监管制度(重要)
★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是指经营加工贸易业务的单位或企业凭海关核准的手续,按合同备案料件金额向指定银行申请设立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保证金台账,加工成品在规定的加工期限内全部出口,经海关核销后,由银行核销保证金台账的管理制度。
★加工贸易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