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前概念”惹的祸.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前概念”惹的祸.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5/9/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前概念”惹的祸.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概念”惹的祸
“温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热学的核心知识。
一、物理概念形成的规律

播放视频:人类生活与热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气候的冷热对人类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进而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词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之后顺理成章地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的教学。

精心设计题目,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温度的概念。

联系生活和生产,提高学生应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围绕重点、难点层层展开,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温度的概念,教学是很成功的,但学生的课后作业却大相径庭!正确率很低!考虑到新课教学,学生应用概念并不熟练,次日课堂予以了讲评。不久后的水平测试,我有意将几个正确率较低的试题纳入其中,结果正确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我很困惑: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学生怎么还是不理解?打听其他老师也有同感。
反思几年来对“温度”的教学,我终于找到了败笔之处:学生的“前概念”。在课堂中,我虽然用了大量例子来说明温度,学生只是被动地顺应,很多学生认为学会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而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正确应用至关重要。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并非一片空白,她们头脑中早已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始认知结构,先入为主且根深蒂固。学生是用那些前概念来理解新概念的。新概念如果与其头脑中的前概念一致,学生会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并加以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如果两者不一致,那么,新科学概念的建立会很困难,只靠教师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