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设计参考
春晓
学科
授课内容
语文
《春晓》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一年级
学生情况
全盲生4人,一级低视力生1人,二级低视力生1人。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默写古诗,全盲生正确掌握诗句中的分词连写,低视生会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春天景物图片,鸟叫声,《春晓》诗词朗诵录音、《春晓》儿歌,古曲《寒山春晓》、精典诗词欣赏)、生字大字卡片。
分层要求
全盲生:能正确摸读诗句,盲文点位正确,能理解诗句意思并体会诗中描写的美景,能熟练背诵这首诗。能正确用盲文默写诗句。
一级低视力生:能正确摸读诗句,盲文点位正确,能理解诗句意思,能熟练背诵这首诗。能正确用盲文默写诗句。能认识本课生字,能书写本课简单生字。
二级低视力生:理解诗句意思,能熟练背诵这首诗。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能正确用汉字默写诗句。
集体讲授
分组教学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如果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
你们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呢?(春天的早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课件)
师伴着课件介绍:《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是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朗读古诗,整体感知课文。
1、师:一提到《春晓》这个题目,很多同学马上就背起来了,你们真厉害,原来早就学会了这首诗。现在我们来比比,看谁读得好,好吗? (学生诵读,读后评议。)
2、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3、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4、师:现在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书写这首诗的好吗?
学生自由摸读,读准字音,使用明文的二级低视生边读边画出生字。(教师重点指导摸读能力较差的盲生正确摸读点位,利用大体字帮助低视生认识生字。)
个别指导
5、指导古诗中的盲文分词连写。(盲文正确的分词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三、理解诗意。
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背景音乐是《寒山春晓》,另加了许多鸟叫声。低视生可到屏幕前欣赏,充分发掘他们的残余视力去观察色彩斑斓的图片,观看雨后落花、莺歌燕舞的的动画,感受春天的美景。)
学生互相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自由讨论诗句的意思。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的听见到处是鸟儿的啼叫声。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下以下词语:
眠: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