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8/12/5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属定性评价。即:讨论、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触发条件、现象、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和危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功能主要有:
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估计事故出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④对已经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
①对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
②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判断所要分析对象中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③根据经验、技术诊断等方法确定危险源;
④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成事故的触发条件;
⑤进行危险性分级,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
⑥制定危险防范措施。
(3)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等级
PHA分析的结果用危险性等级来表示。危险性可划分为四个等级,。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安全的
不会造***员伤亡及系统损失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员伤亡、系统损失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危险的
会造***员伤亡和系统损失,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灾难性的
造***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总体预先危险性分析
该项目各单元都存在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摔伤、腐蚀及化学灼伤、高处坠落、烫伤等危险危害因素,本小节将这些危险危害因素集中起来,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加氢尾油项目)

序号
主要危险源位置
事故、故障类型
触发条件
危险等级
控制措施
1
设备维修操作
机械伤害




维护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机器传动件的外露部分应有保护装置;
设备设有紧急事故停车装置;
定期检修、保养设备。
2
接触敞开式电气设备、接地设备、照明设备等
电气伤害
违章操作;
电气设备、线路损坏;
所使用的临时照明装备不是安全电压;
防护用具不符合要求。
Ⅱ~Ⅲ
严格按规章作业;
定期检修、维护、更换设备受损器件;
检修照明电器为安全电压、潮湿工作场所的照明装置、电力线路选用绝缘性能好的产品;
凡操作人员能触及的裸带电体要设置安全围栏;
正在送电运行及检修设备挂警示牌等标志;
防护用具进行符合性试验,且作业人员使用合格的防护用具。
3
人员巡视时
摔伤
障碍物无警示标志;
室内光线过暗;
楼梯地面结冰、湿滑;
人员安全意识差。

位置较低的管道等障碍物有明显警示标志;
确保室内照明;
楼梯踏板采用花纹钢板或进行防滑处理;
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4
腐蚀性物质存放或投加时
腐蚀及化学灼伤
操作不当;
腐蚀性物质泄露;
人员缺乏必要保护
Ⅱ~Ⅲ
严格按规章作业,小心投加;
定期检查设备容器是否有缺陷;
为操作人员配备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靴子等。
5
维护、检修高处设备;在井、池、洞上面或附近作业
高处坠落
防护措施不全或损坏;
违反安全规程;
未正确使用合格可靠的防坠落用品;
未安排专职监护人员或监护人员脱岗。
Ⅱ~Ⅲ
应健全防护设施,高处平台四周设置防护栏杆;
平台栏杆和爬梯扶手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楼梯必须考虑防滑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坠落用品;
监护人员监守岗位,并事先约定联系信号;
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并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进行作业。
6
接触表面温度超过50℃的设备、管道、高温介质
烫伤
高温部位无明显标志;
保温材料损坏;
高温介质泄露

表面温度超过60℃的设备、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
高温管道、阀门质量可靠;
采取保温、高温部位设警示标志或隔离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
7
接触低温设备、管道,冬季长时间室外作业
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