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皮书数据库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邮编100029 | 电话:010-59367239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31家研究所、45家中心、5家出版社,是国家的智囊库。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介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术出版机构。
    成立以来,特别是1998年实施第二次创业以来,依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丰厚的学术出版和专家学者两大资源,坚持“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的出版理念和“权威、前沿、原创”的产品定位,走学术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数字化、市场化经营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先后策划出版了著名的图书品牌和学术品牌“皮书”系列、《列国志》、“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全球化译丛”、“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译丛”“近世中国”等一大批既有学术影响又有市场价值的系列图书。在国内原创著作、国外名家经典著作大量出版的同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长期致力于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先后与荷兰博睿出版社合作面向海外推出了《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等近十余种皮书的英文版;此外,《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等三种著作列选新闻出版总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力图从内容资源和数字平台两个方面实现传统出版的再造,并先后推出了皮书数据库、列国志数据库、中国田野调查数据库等一系列数字产品。
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介绍
皮书是在中国市场流行的各类蓝皮书、黄皮书、绿皮书的统称。它最初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内部的工作名词,随着皮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流行,其影响力、渗透力不断增加,成为人们获取有效资讯的重要工具,皮书这一名称遂被社会普遍接受和使用,皮书出版也成为中国书业的一种新的图书出版型态。
三、何谓皮书
?
?
?
(1)、皮书的概念释义
在图书出版史上,人们最初多见的皮书是用来刊布官方重要文告的政府白皮书,根据《辞海》的解释,一国政府或社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封面有它惯用的颜色,白色的叫白皮书(如萄葡牙),蓝色的叫蓝皮书(如英国),红色的叫红皮书(如西班牙),黄色的叫黄皮书(如法国),绿色的叫绿皮书(如意大利)。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现行规定,白皮书专用于发表政府重要文件或报告,只允许官方专用,其他诸如蓝皮书、黄皮书、绿皮书,往往是编者、出版者自行选择的结果,其中无疑会赋于其一定的涵义。蓝皮书通常用于发表学界研究报告,这也是目前中国图书市场上蓝皮书在各类颜色的皮书中所占最大比重的原因。
皮书是某一专业研究者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对特定区域或领域所做的连续性观察研究成果的汇集。
皮书有以下几点特性:专业性、时空性、连续性、实证性、原创性、前沿前瞻性。
皮书的主要类别:按封面颜色区分,主要有白皮书、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按内容区分,主要有分析预测类、发展报告类、学术动态类;按功能区分,主要有宏观分析预测报告、区域发展报告、行业报告、专题报告。
中国最早出版的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1990年内部出版的经济蓝皮书,此后几年相继有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农村经济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出版,但基本上只在学界内部流行,社会影响甚微。199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接手经济蓝皮书出版,并把它做为一种新的图书出版型态进行市场化、系列化运作,相继推出蓝皮书、黄皮书、绿皮书三大系列近百种皮书,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皮书出版中心,打造出中国图书业的一块知名品牌,并带动中国皮书出版的繁荣。
在中国,皮书出版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90年初~1997年起步阶段;1998年至2005年为发展繁荣阶段;2006年起为规范成熟阶段。
(2)、皮书出版的历史与现状
(3)、皮书的重要功能与价值
皮书的主要功能:满足信息时代人们面对海量信息获取有效信息的基本需求。
皮书的主要使用对象:党政决策部门、有关研究机构、大专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媒体、商业投资者、专业咨询机构、外国关注中国的政策和商业机构和研究者,以及关注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形势的各界人士阅读。2011年《商业蓝皮书》
皮书的发展趋势:随着需求的增加,品种将更加丰富,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更为健全,数字皮书将会成为最主要的出版形式。
皮书作为一种资讯类出版物,具有原创性、现实针对性、权威、真实、可靠等特点,它是社会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有效方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喜爱,皮书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专家指导,提取有效信息的重要帮手,它是各级政府、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个人经济社会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