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蹲踞式跳远.docx

格式:docx   大小:5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蹲踞式跳远.docx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7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蹲踞式跳远.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蹲踞式跳远课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蹲踞式跳远
授课教师: 马丽娜
授课场地: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1、本次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1、学习跳跃基本动作,应掌握跳跃基本原理,学习蹲踞式跳远技术,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发展弹跳力,使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获得自尊和自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跳跃动作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跳过不是很宽的水沟,以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蹲踞式跳远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本单元计划共6次课,本课是第1次课。
3、知识点:知道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原理,了解丈量步点的方法、起跳的蹬伸顺序、
空中的身体姿态、落地的动作。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难点:起跳的准确性。
4、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助跑起跳
学情分析:
1、有的同学在小学有一定的跳远基础,但是不能准确做出各部分的身体姿态。
2、由于学生跳远水平差异,学生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和空中的身体姿态不能正确掌握。
3、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加强学生助跑与起跳衔接的强化练习。
4、其身体活动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思维也较活跃,表现出好奇、好动、独特性、喜欢挑战等心理特点。本节课结合七年级学生身体特点,选择蹲踞式跳远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学生活泼好动,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但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积极体验、比赛法、展示等调动学练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
5、易犯错误:助跑起点不准确;起跳不充分。纠正方法:初步确定助跑起点,根据具体情况反复调整,最后确定合适的助跑标记;以全脚掌、积极蹬伸起跳腿、充分起跳。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中的助跑起跳。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教学难点:起跳的准确性。
五、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依据新课标的精神,依据教材,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器材情况,力求使整节课安全、合理、紧凑、流畅、活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
本次课练习主要采用提示讲解、合作探究,启发引导,语言激励等方法实施教学,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分化重难点等教学策略。
通过激励评价,诊断评价,自我评价,她人评价,引导学生从完成动作的程度,心理状态,练习表现等评价自己或她人,并从思想、技术、素质等方面分析原因,掌握动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技能点进行教学,利用自主练习模式,技术要点的回顾与问答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提高成绩,获得成功。
六、教学流程
结束部分
放松总结
前测
行进间动作模仿
课课练
基本部分
原地动作模仿
准备部分
游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