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9/1/8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天津市第一中学丁百灵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
.
数学思考
,发展形象思维;
、观察、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性质2,发展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
探索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等腰三角形定义、有关概念
活动2 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2,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活动3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活动4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活动5 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
活动6 小结
活动7 布置作业
学生通过剪纸,得出等腰三角形纸片,由实物图形,得出定义. 并给出等腰三角形有关概念
利用电脑演示折叠过程,从而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从理论上认识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正确性.
通过探索,掌握性质2的三种表达方式,并会证明.
在例题中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体会性质的应用
通过探究加深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的能力
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并剪下三角形(注意包括折痕),把它展开,观察,并说明得到三角形的特点.
,并结合图形,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观察,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加以引导
,给出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从实物形象给出等腰三角形的图形,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活动2」
,观察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并填表.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性质2 .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性质1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
(2)用数学语言表达性质1的条件和结论?
(3)证明性质1的方法和书写过程.

,给出研究问题让学生思考: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折叠过程中重合的线段和角有哪些?

,引导学生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师板书.
: ①三种辅助线的添加,要选取简单方法;②利用性质1的前提是“在一个三角形中”.
通过电脑再次演示折叠的过程,引起学生学****的兴趣,认识等腰三角形中的相等关系,得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