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道可道,非常道.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可道,非常道.doc

上传人:ktdmzug142 2015/9/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可道,非常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道可道,非常道
[摘要]本文选取了许渊冲、林语堂、辜正坤英译的《道德经》中“道”字的翻译,同时对比了Arthur Waley、James Legge、《道德经》英译中所有“道”字的翻译。分析国内外译者对《道德经》中所出现的“道”的英译,找出译者在翻译《道德经》中“道”字翻译的特点;同时对国内外译者的“道”字翻译进行对比,找出国内外译者“道”字英译处理方法的异同点,以期对《道德经》的英译,尤其是“道”字的理解与解读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视角。
[关键词]道德经道翻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152-03
一、引言
我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孕育了诸如《道德经》(又名《老子》)、《庄子》、《论语》等传世经典作品。而《道德经》以老子关于宇宙万物的哲理性阐述,语言简洁凝练,寓意深远,包罗万象,不断吸引着国内外读者研究学习。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关注东方文化。19世纪60年代,《道德经》的英译本诞生以来,人们从各个角度对《道德经》进行了阐述翻译,使《道德经》成为除《圣经》以外在西方国家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据统计,《道德经》被翻译成28种文字,1100多个版本,其中英译本达182种,网络上的英译本更是不胜枚举。而《道德经》的汉文本为数众多、版本之间差异明显,即使是后世流传的世传本、竹简本以及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这三个主要的《道德经》版本在抄写年代、篇幅内容、篇章结构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差异甚大。此外,翻译界对《道德经》的源本也说法不一,这无疑增加了《道德经》英译难度。然而,有些《道德经》的英译本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接受,对这些盛行本进行对比研究与解读,可以为《道德经》英译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二、“道”的英译研究
翻译中国古典著作,首先要搞清楚著作的要义范畴、核心概念及对学说体系纲领性的完整把握,这是经典翻译的首要任务,而语言文字的应用和选择是第二层面,只有把握了要义才能把翻译工作做好。“道”作为《道德经》思想的精髓,如何对“道”进行阐释成为翻译《道德经》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国内许多学者对“道”的翻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许多观点很有见地。郭燕对“道”常见的几种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way”是西方译者最常采用的译法,但是无法体现“道”的深刻内涵;“nature”、“existence”把“道”归结于自然,过于片面;“God”一词会让西方读者认为“道”是上帝所说的话,反而给西方读者带来更多的误解;最后提出用汉语拼音的方式可以保留“道”的精神实质。杨炳钧从翻译的原型论取向上对“道”的翻译有不同的认识,认为采集各个时代从不同角度对“道”的翻译样例,有助于西方读者清晰、丰富地认识“道”,进而接近“道”的原型。张小钢从译者的基本哲学面貌出发,将“道”的翻译分为无神论和有神论两种,同时还从禅学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直译和意译
“道”皆有存在的合理性,希望能够整理出一些优秀的译作,在亚文化语境下结构类型上不全面的地方可以组织人员补译,然后整理4到10个比较权威的译文版本加以收录出版。
三、各译本中“道”的翻译
《道德经》共81章,前面37章出现了“道”,后面均主要讲述“德”,即“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