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人都是通风员(吴永平著)章节导读 本章重点讲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大家知道我国煤炭生产长期处在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方式下运行,超产、负重现象常见,在安全投入、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相对滞后条件下冒险作业,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在2004年、2005年煤矿安全生产极其严峻的形势背景下,煤炭行业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解决安全生产的诸多症结。加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指导原则,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发展安全,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就在这样的大形势和背景下,大同矿业集团积极响应党的方针,从自身实际出发,把“安全发展”理论运用于煤矿安全理论的探索之中,努力适应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煤矿安全理论的需要,提出并形成了以“人人都是通风员”为核心的煤矿安全新理论体系。生产严峻形势的需要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症结的需要煤矿安全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需要第三章“人人都是通风员”煤矿安全新论的形成背景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一、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瓦斯爆炸占比例很大1、国家煤矿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瓦斯爆炸事故的起数及死亡人数占很大比例据统计,1981年至2006年"一通三防"%。%。2、重特大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瓦斯爆炸事故的起数及死亡人数占很大比例2000—2005年期间,%,%。第一节煤矿安全生产严峻形势的需要煤矿安全出现的系列新情况新问题1、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问题突出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3、行业管理弱化4、煤矿安全投入不足5、煤矿安全科技水平低6、煤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7、煤矿安全法制建设亟待加强8、我国煤矿绝大多数是井工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灾害类型多,分布面广,在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差、灾害最严重二、煤炭行业安全的新问题需要新理论解决大同煤矿集团特殊关键时期的安全形势1、管理的矿井增多,跨度加大2、矿井地质条件日趋复杂,五大灾害威胁增大3、员工安全素质参差不齐4、参组矿井基础管理薄弱5、参组矿井安全装备、生产工艺落后6、安全工作执行力需要提高7、企业的零星碎打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三、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新举措新需要的安全理论四、面对较大的安全压力,大同煤矿集团更需新的煤矿安全理论一、瓦斯治理的可控措施难以彻底落实1、瓦斯治理的可控措施难以彻底落实的例证案例1:2000年9月27日,贵州省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2:2002年6月20日,黑龙江省鸡西矿务局城子河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3:2000年9月5日,永定庄掘进面工作瓦斯爆炸事故。2、瓦斯事故的原因分析①、安全意识淡薄。②、安全素质底下。③、安全责任不落实。④、通风管理混乱,存在盲区。⑤、对瓦斯的危害麻木不仁,做不到超限不作业。第二节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症结的需要依靠“人人”去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主动超前地预防事故1、需要树立全新的瓦斯治理观,先从全员抓通风入手2、需要树立重过程抓通风的观念3、需要树立全方位管理通风的观念以上分析表明,煤矿安全生产症结主要在人的因素上,设备技术再先进,规定、措施再多,但没有其中人的因素去积极自觉作为,煤矿安全的诸多要求就难以落实。这就是其中症结所在,也预示着以“人人都是通风员”为核心的煤矿安全新论的出台。二、呼唤解决症结的自觉的全员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理论一、当时的煤矿安全理论不能完全适应具体操作性的安全实践1、20世纪初,现代工业兴起并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相继发生。2、20世纪5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一些工业化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3、20世纪末,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代表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思想开始形成。4、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5、大同更具体的新的煤矿安全理论指导安全实践。第三节煤矿安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需要1、“安全发展”重点包括三层含义1、“以人为本”必须要以人的生命为本。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二、“安全发展”理论需要煤矿安全理论的丰富发展2、“安全发展”理论对煤矿安全理论提出的心要求1、“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指导原则。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3、以“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为内容的安全工作基本责任制。4、依法治安、重点治乱的安全法制建设方略。5、倡导先进安全文化,建立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全民的安全素质,形成广泛的参与和监督机制。